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低空经济”单列成章,明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质生产力”。东源县全力推动低空经济与智慧农业深度融合,拓展多元应用场景,多维度培育新农人,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东源县柳城镇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技术人员轻点手机,植保无人机便如离弦之箭迅速升空,在稻田上方穿梭自如,精准高效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作业。与传统人工喷洒模式相比,无人机展现出巨大优势。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农业服务队植保员蔡楚杰介绍:“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约是人工的100倍。人工一天打药面积仅4到5亩,而无人机一天就能完成500多亩的植保任务。在撒肥环节,无人机不仅撒得更均匀,效率更是远超人工,2000亩田地,一台无人机4天即可完成作业。”
除了高效的植保作业,多光谱无人机在农作物生长监测方面同样表现卓越。它通过图像识别与分析技术,能为农作物生长状况生成专属“处方图”。在这张图上,数百亩田地呈现出深浅不一的色块与色斑,不同的颜色深浅对应着差异化的施肥建议。蔡楚杰详细解释其原理:“多光谱技术通过拍摄植物体内叶绿素,依据叶片反馈的叶绿素含量高低判断作物长势,再将数据传输至无人机进行变量施肥,缺肥区域多施,肥料充足区域少施。人工巡查2000亩田地几乎难以实现,而多光谱无人机仅需1小时就能完成拍摄与分析,极大提升了农田管理效率。”
目前,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农业服务队配备12台功能各异的无人机,广泛应用于播种、巡田、植保、运输等农业生产全流程。自去年起,该服务队在全市累计作业面积已达38000多亩,成为东源县“低空经济+农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东源县柳城镇副镇长吴远新表示,后续柳城镇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与推广力度,助力更多农民熟练掌握无人机现代农业技术,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还将持续深化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低空经济、现代生产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翅膀,全力助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东源县积极打造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推广农业低空服务场景,加大专业人才培养与技术支持力度,标志着其在“低空经济+农业”发展道路上已迈出坚实步伐。未来,东源县将持续发力,以低空经济赋能现代农业,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