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来,惠来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立足本地丰富文化资源,通过完善保护体系、拓展传播渠道、创新发展模式等举措,推动非遗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文化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惠来县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保护体系,系统性开展普查、申报与传承工作。工作人员深入县域各地,挖掘传统技艺传承人及散落的非遗项目。截至目前,该县已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79人,其中1人申报国家级传承人(已公示待公布),省级、市级、县级传承人分别达6人、34人、38人;累计成功申报6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食等领域,其中,惠来九鳄舞凭借独特舞蹈形式与文化内涵,成为联结乡情、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隆江猪脚制作技艺以独特配方和精湛手法,成为惠来美食的特色名片。
为提升惠来非遗的社会认知度与影响力,该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积极拓展传播路径:一方面,组织非遗进校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展演、非遗保护成果图片展等活动,并持续推进“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多维度展示非遗魅力,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非遗短视频、图文介绍,以新颖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关注;创新推出非遗插画,将潮州木雕、潮剧等省市级非遗项目与现代艺术设计融合,推动非遗焕发新生。
此外,惠来县还坚持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新模式,推动非遗资源活化利用。在“非遗+产业”方面,塘田卷章、昇华荣手工鱼丸等非遗美食成为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同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打造非遗品牌,通过“非遗美食+线上直播”“非遗文创+旅游”等形式,推动“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化,让非遗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实现非遗传承与乡村发展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