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东源县半江镇,一栋栋外立面和屋顶改造后的民房焕然一新,新铺设的柏油路面平坦宽敞,道路两旁干净整洁,圩镇停车位有序划分,美丽庭院、“四小园”扮靓乡村,一幅“山水田园和美乡村”新画卷让人眼前一亮。
“屋顶改造后,整个房子美观大气,居住起来更安全、更舒适。”东源县半江镇横輋村村民古雪丽开心地说,没想到房屋改造后,比原来更好看了,最重要的是再也不用担心屋顶漏水和安全隐患问题。
横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廖晓力介绍说:“全村需要进行风貌提升的农房共有120多栋,目前已经完成90%左右的改造任务。”看到村里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在这里生活的村民特别满意。
农房风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农房风貌管控提升,不仅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更是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今年3月,半江镇启动人居环境整治暨风貌提升攻坚行动,以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为突破口,构建“分片包干+条块结合”责任体系,创新“日推进、日调度、周复盘”工作机制,实施“三全工作法”,凝聚全镇力量推进城乡风貌整体提升。
半江镇副镇长顾骏雄介绍说:“在推进城乡风貌提升行动中,遇到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调动群众主动性,让群众从被动到主动,支持农房风貌改造工作。”
今年年初,针对省道S341、典型村等重点区域危旧屋棚、裸房等突出问题,半江镇组织镇村党员干部职工、民兵走村入户开展宣传动员行动,向村民们耐心解读相关政策法规,最大力度争取群众支持。据统计,截至目前,半江镇累计发放《关于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暨风貌提升行动的一封信》《关于开展半江镇私搭乱建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等宣传单380余份,推动167户群众主动整改,在全镇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有了群众的支持,工作推进更加高效。在推进农房风貌提升行动中,半江镇始终秉持“功能改善与风貌提升并重”原则,推行“一户一策”精准改造方案,提炼“山水半江·和美渔乡”风貌主题,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工艺有机融合,有效解决群众房屋渗漏难题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建筑景观,既解民忧又塑新颜。据统计,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消除安全隐患屋棚85栋,实施外立面改造171栋,惠及群众181户。其中,横輋村、西溪村等典型村率先实现全域焕新,精心塑造出“一村一韵”的风貌特色。
半江镇变美的同时,居住环境更加干净整洁。今年以来,半江镇针对影响村容村貌的突出问题,精准发力、重拳出击,成立工作专班,并联合驻村工作组、各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环卫人员等组成攻坚小组,通过“条块结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对山边路旁、建筑围挡等50余处卫生死角开展“兜底式”整治,累计清理积存垃圾300余吨,根治隐蔽区域“脏乱差”问题。同时,半江镇创新构建“周三清洁日+网格化管理+联户更连心”长效机制,在清洁的同时进民家、听民意、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带动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最终成为“主导者”,形成“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推动全镇人居环境实现“三级跃升”,从脏乱差到洁净美,再到如今的美丽宜居。
干净整洁的同时,半江镇更是绿意盎然。今年以来,半江镇联合市委组织部等共建单位和企业,统筹各方资金97.2万元,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24场次植树活动,累计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群众2300余人次,统筹推进乡村绿化工作,共种植苗木7664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796株。同时,全力打造桐坑绿美示范点,创新“乡村绿化+”模式。目前,横輋村建成3公里“三角梅+黄花风铃木”绿美公路,桐坑基地规模化栽植苹果柿(也称“绿皮甜柿”),积洞村发展桔树种植30亩,西溪村构建以香樟、秋枫为主的1.2公里生态廊道,正在建设的古树公园也即将向众人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树名木故事。
下一步,半江镇将以典型村为示范标杆,通过“点线面”三级联动模式,巩固整治成效,持续推进全域风貌品质升级,全力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