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春作首,万事行为先。记者从揭阳普宁市获悉,2025年一季度,普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1.05亿元,同比增长(下同)4.5%,在揭阳市各县区增速排名第二。
持续增长的数字背后,是普宁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揭阳市“1135”工作思路,聚焦“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工作目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积极作为。普宁市以“六项建设”推进“三城融合”,推动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质效双升”的良好局面,实现首季“开门红”。
普宁城市景观
聚力工业强根基,发展后劲更有力
今年年初,普宁就高频召开招商引资、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土地征收储备出让等专题会议,明确工作思路和要求,深入企业、工地和项目一线督导,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动机制,“周分析、月调度、季研判”,强化信息共享、研判分析,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普宁市坚持党政统筹、部门联动、镇街发力三级协同机制,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6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1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11.77亿元,工业用电量5.9亿千瓦时,分别增长8.8%、9.6%、0.7%、15.5%、12.1%。
普宁市突出制造业当家,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目标,全力挺起“工业脊梁”。安排5000万元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改升级和上市融资发展,已拨付1458万元。
一季度工业投资增长26.1%、技改投资增长40.4%,3个项目预计获省级技改资金2201.36万元。推动园区扩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土地征收储备,园区新招引项目8个、新开工项目5个、新投产项目9个,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3.57亿元。
与此同时,普宁市坚持“企业所需就是服务所向”理念,建立重点企业服务专班,实现企业诉求快速响应。为28户守信企业获得信用贷款4879.48万元,持续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列全省县级市第6名,成功获评“广东省第二批信用县建设专项类先进单位”。建立“小升规”梯度培育库,已列入培育服务企业77家,扶持引导“个转企”31家。一季度新增各类经营主体6404户,注册资本6.25亿元,现有经营主体跨越13万户大关。
普宁国际服装城
项目攻坚提速度,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通过树牢“投资牵引、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普宁市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后劲。普宁市持续落实落细重点项目“领导挂帅+专班推进+挂图作战”工作机制,将6个省重点项目、62个揭阳市重点项目、189个本级重点项目和40个专项债券项目全部纳入台账管理,实现项目“目标可视化、任务清单化、进度节点化”精细管理。
一季度普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37亿元,增长1.6%。重点项目开工87个,开工率46%,投产项目3个,形成“谋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良好态势。
围绕建设“两支柱两赋能一丰富”产业体系,普宁市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赴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考察,积极筹建招商投资促进中心,谋划在深圳星河集团设立招商分中心。普宁市成功举办“普商回归、普商升级、新商招引”企业家迎春座谈会、“大抓产业 大抓招商 大抓项目”一季度集中签约开工投产等重大招商活动,一季度新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53.6亿元。
广东名鼠跨境电商创意产业园
创新业态促消费,市场活力持续迸发
近年来,普宁市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多管齐下提振消费市场,助力消费市场稳步回暖升温。
普宁接续举办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TEMU女装专场培训会、淘宝服饰超级橱窗&新商政策商家大会等活动,组织121家(次)企业参展上海、潮汕国际服装博览会等国内外展会。积极组织“蛇来运转·万物启新”年货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133家企业参与汽车、家电、智能家居、手机3C及电动自行车等品类以旧换新,有效激发内需活力。
一季度,普宁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07亿元,增长3.2%;限上商品销售额53.25亿元,增长1.4%,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均保持平稳增长;普宁市加快建设普宁跨境电商总部基地、电子商务产业园及保税物流中心(B型),一季度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26.75亿元,增长60%,快递业务量、业务收入分别增长65.8%、44.7%。
普宁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