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饶平县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以开展全域风貌整治提升大会战为抓手,协同推进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中铁建助力“百日大会战”、全域风貌整治提升大会战、“三个三”攻坚战等专项行动,对全县重要道路视野范围内以及沿线镇村人居环境进行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示范点位示范区域,以点带线、串线成面推动全县城乡环境实现大提升。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饶平县强化组织推动,夯实治理“里子”。一方面,实施“一片区一县领导挂点”机制,以上率下推动全域风貌整治提升大会战走深走实。同时,在编制《全域风貌整治提升做法参考》,引领各镇各有关单位推进规范建设;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常态化“互学互比”工作机制,组织镇村干部开展实地观摩、现场评比活动,及时分析解决堵点难点、总结推广经验,在全县上下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统筹全域整治
扮靓城乡“面子”
说干就干。饶平县加快全县主干道视野范围内及沿线镇村人居环境点位排查整治工作,以问题整改倒逼环境品质提升。坚持动态监测,提速房屋整治。深入推进房屋风貌整治提升,建立房屋风貌整治提升行动“每日一调度,每周一排名”调度机制,全面摸查“7+12”片区农房风貌整治提升底数,形成每周工作“进度条”。目前全县已摸排需整治提升房屋18826栋,累计完成整治提升约16427栋,完成率超87%。
汫洲镇西峡村村民为环境整治工作点赞,大家纷纷表示,“村里的老旧危房都拆掉了,道路也平坦了,大家出入都安全。”
汫洲镇西峡村干部施瑞松介绍,“行动中,我们清拆危旧房、清理房前屋后杂物、违规搭建、‘三线’整治,还有池塘漂浮物的清理等。村委宣传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形成强大合力。”
聚焦生态建设
筑牢发展“底子”
饶平县全域开展村庄“四旁”“五边”绿化美化工作,重点做好2023年、2024年、2025年省级、市级典型镇村及培育对象镇村主入口、空闲地、拆违地、废弃地等区域绿美提升,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口袋公园”“四小园”和“美丽庭院”。目前,全县打造“四小园”272个,建设“美丽庭院”超1000户;另一方面,做好“绿美+共建”文章。围绕“总量增加、分布合理、功能显著、植物多样、特色凸显、景观优美”六大绿化要素,以“政府主导+多元参与”模式掀起绿美建设热潮,通过“线上+线下”“小手牵大手”“绿美积分制”等引导群众等社会力量参与绿美建设,累计参加义务植树人数2.42万多人次,成功创建“亲子林”“乡亲林”“巾帼林”等主题林130个,获得捐款超3060万元,造林超6.47万亩。
“我们将美丽庭院建设同省级典型村创建、乡村绿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整体推进。”东山镇政府一级科员张康蕾表示,借东明村打造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契机,在东明村开展“美丽庭院”示范村创建活动,种植梅花、风铃木、炮仗花、蔷薇花等,打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富有东明特色的美丽花园。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三个三”行动,清理房前屋后杂物及卫生死角,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绘就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绿美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