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榜样力量】“全国劳模”李永俊:扎根一线31载 “犟”人匠心守护设备安全)
在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里,总能看到一个穿梭于机器之间的忙碌身影,他就是设备部主任工程师李永俊。从业31年来,作为设备的“保健医生”,他始终坚守电力生产一线,以精湛的技术为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近日,李永俊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94年,大学毕业后的李永俊走进工厂车间,从事汽轮机检修维护工作,就此开始了他和设备“打交道”的岁月。
全国劳动模范 李永俊:实际上我们是相当于设备的“保健医生”,电厂要发电、机组要安全运行,我们要把设备给维护好。在设备的故障发生之前,我们要先预防设备发生故障。设备有问题的时候,我们第一时间要尽快、速度把它恢复掉。一个是处理故障,一个我们说优化系统,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犟”,是同事们对李永俊的印象,有时候为个0.01毫米的偏差,他跟谁都不依不饶。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推动着李永俊在工作中不断突破,锻造出过硬本领。
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部汽机点检长 杨冰:李主任平时工作是个非常认真、非常仔细的人,对工作确实是一丝不苟,而且对技术方面的一些要求特别地严格。不管大问题小问题,小到1丝2丝,他都不会放过。正是因为有他这样的精神,确确实实解决了很多我们生产上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确保了设备稳定可靠地运行。
全国劳动模范 李永俊:我的理念是“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我们做工作一定要把它做得很细,而且标准要高。我打个比方,一个设备,精度控制在2丝之内,它可能能运行10年,要是控制在5丝,它可能只运行5年,所以我认为标准高条件更好,设备就能更长时间可靠运行,而且可以降低成本。



“犟”的背后,是李永俊一颗质朴的匠心。多年来,李永俊成功攻克机组高真空低负荷振动大、低压缸轴封供汽带水等20余项重大技术难题。由他主导推动的凝结器高低压抽空气改造项目年创效益超千万元,节能经济收益及社会效益显著。此外,李永俊还组织编写《重要辅机异常诊断分析及处理指导手册》等技术资料,参与5项行业维修导则编制,为电力行业的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作为“李永俊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李永俊带领团队创新钻研,取得累累硕果。工作室近五年共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工作室成员参与的“超超临界机组高温蒸汽管道P92钢焊接接头IV型开裂防治技术研究及应用”获2024年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创新成果特等奖。

全国劳动模范 李永俊:我们这个创新工作室基本上都是一线的人,都是技术人员。我们每年都列课题,做一些疑难问题攻关,解决一些线下实际问题,也是给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们给自己定了目标,要创造一流创新工作室。我们要起到引领、开拓作用。
31年如一日,李永俊坚守电力生产一线,他就像一颗拧紧的螺丝,把自己镶嵌在机组轰鸣声中,为设备安全运行筑牢坚固的防线。日前,李永俊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全国劳动模范 李永俊:有幸站在这个平台上去领奖,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之后,我自己也做了一些规划,第一个是立足本职工作,把工作做扎实,带动身边的人,我们一起把工作做好。另外一些技巧技术给年轻人把它搭起来,帮助他们掌握,提高我们公司整体技术人员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