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高达48800元的抗癌“神药”只是普通食品?近日,央视法治在线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件。网络商家宣称其销售的抗癌“神药”具备延缓衰老、抗击癌症和肿瘤的神奇功效,市民张先生在购买后却发现,这款“神药”标注的是食品生产的许可证号,而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普通食品是不能做医疗功效宣传的。发现上当的张先生将这家店铺的经营者诉至法院,并要求“退一赔三”,最终胜诉。
抗癌“神药”存在吗?抗癌药是越贵越好吗?广告里宣称的功能到底能不能信?药品与保健食品、食品有何不同?今天就让粤药君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抗癌“神药”存在吗?
目前全球各国已批准上市的抗癌药物有数百种,这些药物配制成的各种抗癌药物制剂有数千种,用以针对不同类型的癌症治疗,它们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原理和机制。所谓能包治所有癌症的“神药”是不存在的。
按药物来源和作用机制分类,常用抗癌药主要可分为:
1.传统细胞毒性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和苯达莫司汀等;
2.分子靶向药,包括小分子靶向药甲磺酸伊马替尼、吉非替尼和安罗替尼等,大分子靶向药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等;
3.抗肿瘤生物药,包括细胞来源的大分子靶向药,还包括发酵产生的抗肿瘤抗生素,如平阳霉素和博来霉素等;
此外,还有不属于上述类型的其他类型,比如糖皮质激素、动植物提取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成分及单体(如曲贝替定)、嵌合抗原受体T淋巴细胞和溶瘤病毒等。
二、抗癌药是越新、越贵越好吗?
抗癌药并不是越新越好,格列卫已经上市20年了,但它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疾病中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它的仿制药也已在中国上市并有了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价格已大大降低。
抗癌药也不是越贵越好,医生要根据患者罹患肿瘤的具体分类、分期、特定基因或蛋白的检测结果,以及既往接受过哪些治疗和对治疗的反应,综合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手段。患者在最终选择有限的情况下,就要根据经济情况选择能够承受的抗癌药。肿瘤治疗也讲究性价比,在有限的费用下争取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这是医生、患者和药监人员的共同目标。
三、广告里宣称的功能到底能不能信?
发布药品广告需经广告审查机关审查,大家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查询药品的广告批准文号,以此来确认广告是否合法合规。
《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规定:“未经审查不得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同时,《暂行办法》第九条规定“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批准文号。”《暂行办法》还规定“药品广告的内容应当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说明书为准。药品广告涉及药品名称、药品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药理作用等内容的,不得超出说明书范围”“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广告主应当对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因此,在不方便上网查询时,大家也可以通过比照药品说明书,以及咨询药师、医生等专业人士来帮助判断广告内容是否真实。
注意,药食同源的物品(如枸杞、山药),按食品销售时是不能宣称疗效的,而按照中药饮片销售时,则需要具备“药字号”。此外,进口药品必须有中文标签+进口注册证号哦。
四、药品与保健食品、食品有何不同?该如何分辨?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作为特殊商品,药品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严格管理和控制,一款药品在上市前必须经过大量临床试验验证,具有确切的疗效和适应症、不良反应,其生产环境、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物流仓储等都必须符合药品监管部门要求。
保健食品一般无需进行临床验证,可在食品加工厂进行加工,且对产品的生产要求低于药品。但保健食品的通用名应当准确、科学,不得使用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以及夸大功能作用的文字;标签、说明书主要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同时需在包装上标明“蓝帽子标志”,并明确提示“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而普通食品,它们既没有确切的疗效,也没有如“OTC”“蓝帽子”等药品或保健食品标志,根据相应规定,是不能够做医疗功效的宣传的。
1.最直接的分辨方法,看批准文号。
药品的外盒和说明书都要标明该药品的批准文号,我们可通过查看产品外包装上的批准文号来辨别。药品的批准文号是“国药准字”。
2.看包装上的标识特征。
药品分为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红标OTC)和乙类非处方药(绿标OTC),处方药(需要凭处方购买)、甲类非处方药可以在药店购买。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不需要医师或药师的指导,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须在药店或在具备药品经营资质的商店购买。
保健食品:认准蓝帽子标志。
普通食品:通常会有营养成分表等信息,没有蓝帽子,更没有OTC标志。
五、如何查询?
上文中提到药品批准文号和广告备案号等信息,我们都可以在官方渠道进行查询。1.药品批准文号。
首先在浏览器中搜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或直接输入网址“www.nmpa.gov.cn”进入官方网站。在顶部的水平导航栏中点击“药品”,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点击“药品查询”,进入“数据查询”系统。
在“药品”栏目菜单中选择相应选项,例如“国产药品”。
在“快速查询”栏中输入药品通用名,例如“阿莫西林胶囊”,就能检索到所有该药品的生产厂家、批准文号等信息。
2.广告备案号。
广告备案号则可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官方网站查询。
同样,先进入各省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官网主页。例如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http://mpa.gd.gov.cn/,首页下滑,进入“数据查询”。
进入“省局本级业务”,选择“广告”,输入“广告备案号”即可查询。
六、发现商家有此类违法行为,应该怎么做?
首先,不要轻信,不要购买。
其次,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了,可以借鉴案中的张先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最后,还可以通过12315等举报渠道,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素材来源:央视法治在线、国家药监局、中国医药报、市场监管之声、海南药闻、安安科普
策划制作: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事务中心
专业审核:广东药科大学教授 邹宇华、刘基柱
编辑整理:广东药监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