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段线槽完成铺设,联饶镇山门村仅用1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三线”整治任务,共建设主路由、线槽6.8公里,清理废线约70公里。通过"镇村企群"联动创新,这个传统村落实现了主路不见线、内巷线不乱的美丽蜕变,让我们跟随镜头看看这新绘就的乡村“天际线”。
走进山门村,以往横亘在空中的通信线缆已悄然“隐身”。屋檐下整齐的灰色线槽与墙壁融为一体,管线沿着石壁入地,曾经杂乱纠缠的线缆经过分类整治,呈现出协调统一的乡村新貌。
据了解,山门村通过建立三级管网体系,由镇村负责主路由管道建设,三大运营商、广电部门分片包干线路铺设,同步清理废线、废杆,做到规格合理、分工明确、无缝对接。
在施工过程中,山门村针对能下地的主干道线缆,采取顶管和开挖相结合的方式下地;无法下地的主干道线缆,采取后巷道吊线或铺线槽走线的方式进行整治,并对主干道部分强电线路及用户表后线进行微改造,确保主干道建筑立面整洁干净。针对房前屋后、巷道等节点,结合屋檐和房屋外壁钉槽走线、架空管道、落地隐藏、绿化隐藏等方式进行整治,并选择与建筑风貌相协调的线槽,切实提升整治总体效果,既控制成本又兼顾美观。
联饶镇山门村党总支书记 杨银生:山门村“三线”整治工作主要内容是通过线上广播进行人居环境整治宣传,线下通过宣传栏、村干部上门进行“三线”整治内容宣传,为村民做全面的介绍。第二是对全村的旧电杆、蜘蛛网废旧电线进行整治,第三是全村分上中下三个片区,由电信、移动、联通(公司)进行主线道的铺设和线槽的制订。第四是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根据村规民约,村民在整治后安装电网需来村委报备,同时要求安装时要按照规定装在线槽内。村干部也会定期对村内各个片区进行巡查,对违规的进行整治。接下来,山门村将结合红黑榜和党建积分超市持续推进“三线”整治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