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源市源城区源南镇双下村长者食堂建设项目现场,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土地平整作业。据悉,双下村长者食堂是源南镇首家长者食堂,总投资约380万元,占地面积大约480平方米,包含长者食堂、长者阅览室、长者健身室等功能场室,长者食堂完工后将进一步满足村民多样化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这是源南镇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基层民主实践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的生动实践之一。近年来,源南镇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紧紧围绕源城区委、源南镇委中心工作大局,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开展“三化”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代表联络站的“两个作用”,为助力源城区“百千万工程”集民智、凝民力。
健全代表活动制度
助力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2019年,源南镇双下村投入24万元,在村委会一楼办公室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活动、有经费、有设备、有档案“七有”标准建设完成了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功能实用、设备配套齐全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并建立健全代表活动制度,形成了“接待有登记、登记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的完整工作链条。
为广泛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确保群众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反映并得到有效处理,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开展代表联系选民群众活动,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一线,走访各村听取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经过调研提出了在双下村委会旁设立长者食堂的建议。
“我们村70岁以上老人300多名,不少子女在外打工,在走访联系群众的过程中,了解到有老人吃饭常常‘凑合一口’;有的腿脚不便,做饭困难;有的省吃俭用,营养也时常跟不上。综合考虑后,便提出了在双下村委会旁设立长者食堂的建议。”源南镇人大代表,双下村党总支部委员、村委会副主任刘伯友说,设立长者食堂,就是要让村里的老人吃上热乎饭、健康饭、暖心饭,解决他们“吃饭难”问题。
确定要建设长者食堂后,用地便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为确保双下村长者食堂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源城区人大代表,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双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建强牵头成立工作组,对涉及征地的农户开展“一户一策”走访。“重点是宣传建设长者食堂对解决全村老人就餐难题、完善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惠和意义。与此同时,号召发动村党员干部及人大代表等家庭率先签订征地协议,最终顺利完成清表交地。”刘建强介绍,目前,双下村长者食堂项目已完成地基浇筑以及一楼支撑柱的模板搭建等,进展比较顺利。
得知村里要建设长者食堂的消息后,村里不少老人翘首以盼。“长者食堂建成后,我们周边的村民就可以到长者食堂吃饭了。还可以聚在一起聊天、下棋、健身等,村里也多了一个热闹的活动场所。”村民刘国和说。
据了解,为确保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高效运转,代表能够常态化参与联络站工作,2021年以来,该联络站共开展接待群众活动216次,接待走访联系选民群众1600多人,接待过程中,梳理出群众反映问题31条,已办结答复27条,有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实。
聚焦产业发展
助“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刘建强介绍,一直以来,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始终坚持以“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为宗旨,积极探索更多闲置资源盘活路径,通过发包租赁、招商引资、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变“资源”为“资产”、化“存量”为“增量”。
前段时间,双下村通过盘活利用一块集体生产留用地,与河源市林安路路通物流有限公司签订了承租合作协议,用于建设集仓储、冷链、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物流园,该项目将每年为双下村增加约600万元的收入。
“双下物流园项目占地约1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总额约3.2亿元,拟建设粤东北区域性重点物流枢纽,重点服务以河源市为中心,辐射河源市高新区、紫金工业园区产业及周边三百公里城市。”刘建强说,项目计划于今年8月开工建设,2026年7月投产。园区进驻上市头部企业和培育优质本地物流企业、电商企业约20家,预估年纳税3000万元,直接或间接解决约2000人就业问题。
“项目完成后,我们村计划组织开展电商培训,推动大学生返乡创业,深挖本土元素,打造本土品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刘建强说。
据悉,为提升村庄发展能力,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多方征集群众意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源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水经济产业发展,使双下村委会及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就业、企业分红等方式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成为河源市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村,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刘建强表示,接下来,双下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将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发动驻站人大代表深入基层,精准对接群众所思所盼所愿,更好推动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解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