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区紧扣产业发展脉搏,加快推动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高效落地,快征拆、快审批、快供地,以“专班化攻坚、精准化服务、链条化推进”打响产业建设“大会战”,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精电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年产值20多亿元、总产值达到80亿元、税收1.8亿元、就业岗位5000个,将成为源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核心增长极。
强化统筹、协同联动,构建攻坚“强专班”
建立“1+7”工作体系,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领导小组,下设7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推动、分管领导蹲点指导、镇街干部驻点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16项具体任务清单,累计专项协调30余次,高效解决企业搬迁补偿、征拆资金拨付等16项重难点问题,实现调查登记、评估谈判、拆除搬迁等6个环节无缝对接,为项目推进筑牢组织保障。
依法依规、分类施策,跑出征拆“加速度”
坚持挂图作战、压茬推进,将征拆流程细化为11个节点,实行“红黄绿”三色进度管理,实现地籍调查、群众协商、协议签订等环节并联推进,较传统流程压缩30%时间。坚持“程序合法、阳光征拆”原则,严格履行房屋调查认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征收公告发布等法定程序,创新“现场指挥部+24小时答疑热线”工作机制,公开9名工作组成员联系方式,累计接待群众咨询50余人次。针对项目范围内国企厂房与民房混合征收难题,分类制定“国企资产平移置换”“民房征拆补偿”两套方案,通过“一对一”政策解读、“面对面”协商谈判,实现“零信访、零纠纷”和谐征拆,仅用40天完成拆迁、1.5天完成建筑拆除搬迁,提前2天完成3289.28平方米用地清拆任务。
精准服务、要素集成,破解用地“新难题”
提前研究制定前期工作推进计划,整合工商信、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资源,创新“项目服务专员”制度,为企业提供“规划调整—用地审批—施工许可”全链条代办服务,形成“部门围着项目转、资源跟着项目走”的服务格局。针对精电公司现有用地(规划用途为二类居住、体育场馆等)与拟扩产用地(原规划为二类居住、城市道路)用途不符问题,倒排“30天攻坚时间表”,安排专人跟进市规委会审批流程,仅用22天完成3700平方米用地性质调整,统一变更为工业用地。创新“规划调整+前期准备”同步推进机制,在等待审批空窗期,同步完成土地指标清单编制、地价评估、不动产权证注销等6项前期工作,克服阴雨寒潮天气等不利因素,组织50余人施工队伍昼夜作业,于3月30日提前交付净地,保障企业提前开展测绘、勘察、设计等工作,为项目早开工争取宝贵时间。
下一步,源城区将以精电项目为示范,固化“专班攻坚+要素集成+全周期服务”工作模式,持续优化“部门围着项目转、资源跟着项目走”的服务机制,全力破解项目落地“中梗阻”,为更多优质产业项目营造“审批最简、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发展环境,在全市产业建设“大会战”中展现源城担当、贡献源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