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普宁市是中国首个“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在普宁,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一批批中药材被有序运往加工车间,在生产线下完成初加工后由工人们分拣、打包,经汕头海关所属普宁海关监管合格后出口海外。
“这批黄芪客户要得很急,以前我们这种急单备货都比较匆忙,因为还得留足查验时间。但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用上了‘预约查验时间’功能。”坐在电脑前,广东忠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展示着“预约查验时间”的界面,“提前预约时间,货一备好,普宁海关查验人员也就来了,非常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
海关关员到企业了解中药材进出口业务需求 袁国宏 摄
企业有需求,海关有行动。为推进普宁市中药材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汕头海关所属普宁海关深入30多家药企调研,问需于企,围绕当地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通关时间长等问题,结合“精准画像”成果,研究提出推广通关便利化措施、鼓励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活动等8项政策建议;用好“一企一策一专班”精准帮扶机制作用,指导企业用好GMP、HACCP等国际标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出口国家和地区质量标准。
普宁海关黄进川关长表示,为推动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优特”产业集群的发展根基,该关还积极推进关地协作,紧贴普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以“六项建设”推进“三城融合”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1-3月,普宁海关监管中药材进出口718.1吨,同比增长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