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安区:推进六大攻坚 绘就全域美图
——《凝心聚力奋进“百千万”》系列报道
近年来,潮安区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在人居环境整治、风貌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提质、设施服务优化等方面跑出“加速度”。今年是我市“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潮安区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推进6大攻坚行动,全面发动、全域行动,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
在潮惠高速古巷高速出入口,施工人员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新一轮优化提升。百日攻坚,潮安区坚持“面上夯实、扩域增美、点上出彩、线上成景”,持续巩固广东“东大门”道路提升工程示范路。


潮安区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 苏仰群:聚焦城市门户重要道路,开展对新风路、外环北路等8条门户道路,以及潮惠高速古巷、凤塘2个高速出入口的高品质提升,打造一批具有“潮味”特色的重要景观节点。逐步将整治提升范围辐射到县道、镇道,扩展到城乡的重要交通节点、地方道路等区域,力争到6月中旬,城乡风貌增颜提质、城市门户焕然一新。
瞄准城乡融合、全域美丽,潮安区突出“产业兴”“环境美”发展导向,全力培育人居环境优越、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优质、特色产业壮大的典型镇村,示范带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同时,深挖北部片区绿色禀赋、中部片区人文资源和南部片区产业基础,全力推进凤凰茶谷示范带、“人文潮安”乡村振兴示范带、“绿美潮州”生态建设示范带、桑浦山人文风貌带和“糖果小镇”示范带打造,带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潮安区彩塘镇镇长 谢勉锐:以百日攻坚为抓手,针对辖区内人居环境欠账多及道路风貌欠佳等难点痛点,通过实施不锈钢抛光污染整治、黑臭水体整治、固体废弃物整治、乱搭建清拆整治等10大专项行动,推动圩镇更新改造,力争到5月底,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潮安区文祠镇党委委员 陈图彪:深化“绿美+”模式,结合凤凰茶谷省级示范带建设,拓展“茶文旅综合体”业态,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同时,联动周边镇村打造“串珠成链”的乡村振兴样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
潮安区“百千万工程”城建专班办负责人 郑锝安:对目前各个典型镇存在的短板弱项制定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指标,确立了典型镇建设项目库,以“七个一”点位建设和沿线风貌连片进行打造。同时专班牵头各个典型镇打包项目,以申请专项资金为主,同时多渠道筹储建设资金,包括利用好央企助力机制,利用社会力量全力、全域推进典型镇建设,力促6月底完成阶段性成果,取得一定成效。
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潮安区正构建以“古巷凤塘陶瓷卫浴产业—开发区现代产业—彩塘高端五金不锈钢产业—庵埠食品、印刷包装产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走廊,通过“链主”企业横向联动发力推动特色产业成链集群发展。潮安区提出,要围绕“五个三年倍增”,实施产业突围倍增、科技创新引领、扶优育强提能、“散乱污危”整治、空间拓展提质和产业融合壮大“六项行动”,推动特色产业向新赛道提质升级。

广东创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国欣:企业将加强技术创新,科技赋能,推动智能化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并向高端不锈钢制品领域转型升级,以应对市场变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潮安区工业和科技信息化局中小企业股股长 刘艺:贯彻落实潮州市“百千万工程”率先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百日攻坚行动要求,坚持“布局优化、创新发展、扶优育强、品牌建设、贸工结合、提质增效”的发展理念,助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在改革创新惠民赋能方面,潮安区聚焦土地综合管理、营商环境、民生服务等领域,努力形成一批撬动性强、可复制推广的改革范例、改革经验。同时以举办第二十三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为契机,运营好大吴会客厅、大吴文化艺术馆、龙湖古寨等侨文化展示平台,吸引更多潮商侨企扎根家乡。用好专业力量,发挥央企助力作用,深化帮扶协作,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聚力攻坚“百千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