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三实招”破“三难题” 农房风貌“焕新颜”
——《“百千万工程”看变化》系列报道
去年以来,饶平县聚焦“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要求,以省级典型镇村培育和打造“百千万工程”示范带为重要抓手,持续开展农房风貌整治提升行动,着力破解农村小散型建筑工程成本高、资金少、群众看“三难”问题,形成农房风貌整治提升“饶平模式”,推动“百千万工程”农房风貌全域提升取得实效。
走进柘林镇柘北村,道路宽阔平整,农房“穿衣戴帽”,墙画别具一格,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据了解,该村先行先试,已完成了农房风貌提升试点工作。
饶平县柘林镇柘北村群众:做了屋顶的斜坡,画了宣传画,农屋外墙刷了防水漆,整体看起来效果很好。饶平县柘林镇柘北村群众:墙画体现了我们柘林这里海产的特色,这里变漂亮了,环境更好了,吸引更多人来玩。
饶平县柘林镇柘北村群众:村里的道路和这次平改坡改造后,整体风貌很好。据了解,在以前,像这类农村小型工程项目的实施,往往存在个体施工队自行采购渠道分散,导致材料成本高、人员管理混乱等问题。饶平县探索创新,试点推行“村属企业+工匠”模式。在柘北村成立了柘北强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采用“村民点单、村组下单、工匠接单”的服务模式,优化采购、运输和改造等工序流程,对房屋外立面进行改造,对屋顶进行了“平改坡”。该村还成立了由驻村挂点镇干部、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组成的项目监督小组,全程监督工程项目进度和施工质量,确保项目降成本不降质量。
饶平县柘林镇柘北村党总支书记 村委会主任 吴映锐:充分利用我们村的“强村公司”,结合我们的乡村工匠,破解了以往施工成本高的重点难题。乡村工匠干起来,责任心要好一点,工作成效要高一点,材料成本要低一点,也就可以节省3成的成本。针对农房风貌提升资金少的难题,饶平县按项目总投资的50%统筹财政资金,对“乡村建设工匠”试点村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工作进行奖补支持,同步广泛发动商会、协会、企业家、热心村民等社会力量捐资共建,推动“大包大揽”向“多方众筹”转变。自柘北村开展“乡村建设工匠参与农房风貌提升”试点工作以来,已成功发动社会力量捐资近20万元。
饶平县柘林镇柘北村群众:村委会推广农房风貌改造,我们自己出了一部分资金,大部分资金也是由政府出资。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农房风貌提升的积极性,饶平县强化设计引领,把控农房风貌品质,创新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有力推动农房风貌提升工作。
饶平县柘林镇柘北村干部 陈泽芳:我们村以党建积分超市为依托,将人居环境整治“三个三”、清拆节点绿化美化提升、“四小园”建设、风貌整治提升和管理维护等工作纳入积分范围,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使群众从“袖手看”到“动手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