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龙川县黄布镇锚定乡村振兴目标,把乡村绿化作为提升人居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创新推行“植绿护绿+积分管护”工作机制,常态化、长效化构建“镇统筹+村落实+户参与”多级联动管护体系,绘就绿美乡村新图景。
在黄布镇主干道沿线,新栽植的宫粉紫荆连绵成行。专业管护队员身着工装,手持工具分工协作,或修剪横生枝条,或清理杂草垃圾,或为苗木浇水灌溉,以“种、管、护”全周期养护机制巩固和拓展绿化成果。“我们工作人员有七八个人,每天早上、晚上都要浇水,还要修剪树枝,地面树头周围有杂草的,我们要把它全部处理掉、维护好。”工作人员张焕华介绍道。
而在新布村村民张伯如的庭院里,树葡萄、柠檬等80余株花果苗木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品种很多,花木也有果树,我们平常浇水、除草施肥,管理的好了环境就好看一点,瓜果成熟了,家人回来就可以摘来吃。”村民张伯如说道。
属地管理,网格管护。以“党建+美丽庭院”建设模式,运行“植绿护绿+积分管护”工作机制,这是黄布镇推动美丽庭院建设和绿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一个生动实践。从“种下去”到“活得好”,从“政府主导”到“全民共治”,近年来,黄布镇坚持党建引领,党群同心开展植绿、增绿、护绿行动,同时紧扣“一盘棋”思想,创新长效机制,坚持镇村户三级协同推进,整合村“两委”党员干部等基层工作力量,引导村民活化边角地“见缝插绿”,打造“四小园”“美丽庭院”,以“小景观”聚合乡村风貌“大变化”,凝心聚“绿”打造绿美乡村新图景。
据悉,截至目前,黄布镇已在主干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种植黄花风铃木、异木棉等适生苗木1.6万余株,成活率达98%以上。全镇累计创建“美丽庭院”499个。“黄布镇通过‘植绿护绿+积分管护’的工作模式,构建了‘镇统筹+村落实+户参与’的管护链,镇统筹是指镇里成立管护专班,加强技术指导,定期研判,组织开展管护工作,实行网格化管护,专门聘请人员对本村绿化进行管护。农户参与是指我们将绿化管护纳入全镇乡村治理积分制内容,发动村民认养绿植,参与管护换取积分,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主力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管护力度,通过全链条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镇区绿化景观品质,让‘一时绿’真正转变为‘持久绿’。”黄布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曹智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