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东新区文联协办
为什么选择教书
■河源江东新区正德实验小学
朱海波
读书为了什么?这个问题无论是谁都能回答个一二。但若有人问为什么选择教书?想必很多人的眼睛就放光了。教书好呀,一连串的好处脱口而出:
教书有双休日,有法定节假日,有一个多月的寒假,有将近两个月的暑假。瞧,一年的假期多得都数不过来!
教书工资稳定,五险一金买齐,还有培训与进修的机会。看,福利多好!
上课按教学进度把课文讲完,注意学生安全,上完课就在办公室看看报纸,批改完作业等着下班。瞅,多轻松的工作!
……
凡是有责任心的教书人,听后都会微微一笑。教师这光辉的职业和赏月很相似,人们会惊叹它光亮的正面,却没能看到它“千疮百孔”的背面。
国家对教育领域愈发重视,不仅在教师待遇方面持续优化提升,教师的社会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工作负担会相应减轻。相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教育质量期望值的攀升,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愈发严苛,公众对教师职业的关注度也日益增强。有责任心的教师会告诉你:教书忙而充实,累却心安,平凡而不平庸,哪会放过放假时让自己进步的时间,哪能把发财致富作为自己的目标,哪有时间计算自己的辛酸?
十三年的小学教学经历,我沉思着教书为了什么?教书是教师一生的心灵之旅,可以与一群色彩各异的小心灵共舞,没有利益,只有情谊。
“老师,我觉得自己现在的成绩上不了高中,感觉自己很没用!”“一个人有没有用,是有没有读高中就能决定的吗?有好多东西比分数更重要,比如你做事的毅力、不服输的精神、自信心、抗压能力等,这些是分数代替不了的,人的成功和喜悦不只是分数说了算!现在你最重要的是抓住眼前,距离中考还有一个学期,难道你现在就认输了?”
“老师,为什么我们都读高中了,回来小学看您的时候有种特别的感觉?还是觉得自己读小学,喜欢听您讲话,和我们聊天。”
“老师,你知道我是谁吗?”他们的名字我自然可以脱口而出。“这么多年没见老师了,难道不想抱抱吗?”“老师,我真的很震惊,我们都毕业九年了,三位老师都能叫出我的名字!读小学时我那么调皮,给您惹了不少麻烦。您在小学时对我很严格,经常跟我说要用心读书,把字写好,学会和同学相处。当时真的有些怨恨你们,后来才发现你们是真的帮助了我,现在也能理解你们了。”
……
难怪有时家长会“吃醋”地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的话最有力量。”理解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的成长,在乎学生的未来,学生怎么会不让老师走进自己的心里呢?莫欺少年,莫忘未来属于少年。
教书为了什么?岁月无言,选择了就应该热爱,去传递心中的暖,仅此而已。
古竹,我的家乡
■河源江东新区新智中学九(8)班
赖绮琪
东江水,乐悠悠,古竹更风流。
——题记
推开窗,滴滴的雨珠从屋檐跌落,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不一会儿,雨珠们汇聚在泥土里,形成一片片小水洼,这一块,那一块,仿佛在互相攀比谁更宽阔。
“快出来玩!”
走出家门,只见乡道上一群小朋友在风中奔跑,在雨里嬉戏。积水被溅起,跳跃着,仿佛在为孩子们的欢乐伴舞。
雨停了,脚下的路从柔软变得坚实。定睛一看,这座小村庄不知何时披上了华丽的外衣。现代化的房屋与枇杷树相映成趣,竟意外地和谐。清风拂来,绿叶轻舞,风声伴着虫鸣,为乡村生活增添了几分悠然。
古竹不仅有如诗如画的风景,还有传承几百年的醒狮文化。不要以为只有佛山才有醒狮,我的家乡古竹,或许你未曾听闻,但请让我为你细细道来。
时光镜头拉回过去,醒狮这项古老的文化,只有在重大节日才能见到。那时,只有老一辈人在坚持传承,到了我们这一代,鲜少有人问津,这项文化险些失传。
然而,时光镜头拉回现在,年轻人争先恐后地学习醒狮技艺。铜锣一响,醒狮一跃而起,金黄的狮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狮身随着鼓点舞动,时而威武,时而灵动。广场中央挤满了乡亲,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醒狮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更令人难忘的,是那留洞岩茶。从前,这里并没有茶园,只有几户人家的庭院里零星种着几棵茶树。那时我不懂茶,只觉得那味道让人久久难忘。如今,茶香扑鼻而来,漫山遍野都是茶树。寻一处阴凉,茶农已泡好一壶茶。我本不爱喝茶,但一口茶入喉,便体会到爷爷常说的“杯盏留香,唇齿生香”的意境。
青山绿水,心旷神怡。我伸出手,任风拂过掌心,那是一种入掌即化的温柔。一年四季,岁月更迭,不变的是村头的老树,不变的是孩童的欢笑,不变的是乡亲的热情。新政策如春风般吹拂着这片土地,曾经的泥泞小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路,老式农民也摇身一变成了新型农民,既能在田间劳作,又能在茶余饭后享受田园风光。
古竹,我的家乡。在这里,远山如黛,河水绕山缓缓流淌,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浓郁的芬芳,田里的禾苗油得发亮,刚发芽的豆苗迎风招展。在有阳光的日子里,这是一幅明丽的山水画,金色的阳光铺在山坡上,山中的瓷砖为山坡增添了几分现代化的气息。
“时光如河,岁月如歌。”仿佛一个时代正在悄然落幕,而另一个时代正以崭新的姿态到来。古竹,正以她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指导老师:张迪
桂香故梦
■河源江东新区新智中学九(7)班
谭雨欣
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三棵桂花树,每逢花开时节,香气便会飘进屋里,沁人心脾,仿佛整个家都被这清甜的气息包裹着。那香气,是我童年最熟悉的味道,也是我心底最深的乡愁。
我和桂花树是一起长大的。记得它们还是小幼苗时,我便每天兴冲冲地提着水壶给它们浇水、除草。可年幼的我哪里懂得照顾植物呢?不是一次性浇水太多,差点把树根泡烂,就是除草时不小心踩到树干,差点把它们弄折。外婆总是笑着摇摇头,摸摸我的头说:“慢慢来,树和人一样,都需要时间长大。”
小树在长大的同时,我也在长大。有一年,外婆指着那几棵桂花树对我说:“等它们开花了,可香可香了,到时候整个院子都是香的。”从那以后,我便天天盼着它们开花。可等啊等,桂花树却迟迟没有动静。我急了,心想是不是树枝太多了,抢了花的养分?于是,我偷偷折了几根枝丫,拿去当柴烧,心里还暗暗期待:“别长枝丫了,快开花吧!”外婆发现后,哭笑不得,轻轻拍了拍我的脑袋:“傻孩子,树要慢慢长,急不得。”
过了几年,桂花树终于开花了。那一年,金黄的桂花像星星一样缀满枝头,香气弥漫在整个院子里。我兴奋地在树下跑来跑去,外婆则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可我的快乐只持续了几天,因为不久后,我就要离开外婆家,离开这片承载着我无数回忆的土地。
离开的那天,我站在桂花树下,抬头望着那些金黄的小花,心里满是不舍。外婆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走吧,树会一直在这儿,等你回来。”我点点头,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
多年后,我再次踏上那片故土。还没走进院子,十几米外便闻到了那熟悉的桂花香。我快步走进院子,看见外婆正坐在桂花树下,手里拿着一把蒲扇,轻轻摇着。她的头发已经花白,可笑容依旧温暖。我走上前,轻声说:“外婆,我回来了。你闻,这桂花真香啊!”外婆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对啊,这几棵树啊,都比你高了。但我还记得你离开时,站在树旁的模样。”
我抬头看着那几棵桂花树,它们已经长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金黄的桂花依旧开得灿烂,香气依旧清甜。我站在树下,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找回了那个无忧无虑的自己。五年的陪伴,桂花树不仅是我童年的伙伴,更是我与外婆、与这片土地的纽带。
离开时,我不舍的不仅是桂花树,还有外婆,还有这片承载着我儿时珍贵回忆的土地。如今,桂花树依旧年年开花,香气依旧沁人心脾,可时光却悄悄带走了许多东西。但我知道,无论走多远,这片土地、这棵树、这份乡情,都会永远留在我的心底,成为我生命中最温暖的记忆。
桂香依旧,故梦长存。那树、那人、那情,早已化作一缕缕香气,萦绕在我的心间,永不散去。
指导老师:张迪
致母亲
■河源江东新区正德实验小学四(3)班
罗锐鹏
母亲,
假如我变成了一抹阳光,
当你早起为我做早餐时,
我会轻轻地洒在厨房,
为你带来一天的好心情。
母亲,
假如我变成了一抹阳光,
当你工作忙碌时,
我会透过窗户照在你的身上,
给你增添一份温暖和力量。
傍晚,当你准备休息时,
我会悄悄隐去,
让夜色伴你安然入眠。
母亲,
就让我成为一抹阳光,
用爱环绕你生命的每一刻。
指导老师:王利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