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宁这群退役军人,积极投身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在普宁,有这样一群退役军人,他们虽已脱下军装,却始终怀揣着炽热的爱国之心,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续写着军人的荣耀篇章,成为推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深刻内涵,为祖国培育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人。
杨晓东: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2013年,杨晓东响应号召投身军营,在广州、昆明、西藏拉萨等地服役的经历,不仅让他获得“优秀士兵”“优秀义务兵”等称号,更让他在部队的大熔炉里,铸就了优良品质与敢打必胜的信念。
2015年,杨晓东退伍回到家乡普宁,经过前期调研,于2017年与一群战友共同创办了广东省军跃教育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军跃教育”)。创业之路困难重重,行业空白、专业知识不足,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一切只能摸索前行。他们不断请教专家,逐渐完善经营体系。面对资质获取等难题,杨晓东主动联系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规范团队发展。
在教育课程设计上,军跃教育秉持“一文一武”的理念。“文”即通过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榜样和目标;“武”即借助军事体育和技能训练,锻炼孩子体魄,培养他们的好品德、好身体、好习惯、好性格、好才艺。2024年,杨晓东团队结合近代抗战历史中的小英雄人物和中国英模,制订了幼儿园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小小英雄梦”,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通过常态化主题活动和军事体验,引导幼儿崇敬英雄、学做英雄,树立正确英雄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如今,军跃教育发展态势良好,拥有在职退役军人100多名,每年服务超2000所幼儿园和中小学,累计开展近10000场次活动,服务超100万人次,业务覆盖广东、海南、福建、广西等地。
今年3月,杨晓东又创办了兵小虎爱国馆少儿成长中心。该中心由退役军人和教育领域专业人士组成,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同样秉持“一文一武”理念培养“五好少儿”,并与周边学校、幼儿园及社区合作开展教育活动,打造标准化、可复制的经营模式。这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更优质的爱国主义教育,还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创业就业平台。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爱国主义教育公益万里行启动仪式暨兵小虎爱国馆少儿成长中心授牌仪式上,杨晓东表示,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索红色教育新模式。
杨晓东以自己的热血和坚持,在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激励着更多青少年树立爱国之志,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陈徐琛:公益与教育的奉献者
陈徐琛是一名90后退伍军人,曾于2013~ 2015年服役于新疆某边防部队。服役期间,他表现出色,多次获评“优秀士兵”“优秀学兵”。部队的艰苦历练,不仅锤炼了他的意志,更在他心中种下了为国家和社会无私奉献的种子。退役后,他投身公益,成立普宁市红十字蓝天救援协会,积极参与各类救援行动。河南特大暴雨时,他带领团队奔赴灾区;疫情期间,为各单位运送40多吨防疫物资,为200多所学校开展消杀;还组织开展消防、防震、防拐骗演练,提升广大师生急救技能。他曾获“抗疫优秀志愿者”称号,入选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2018年,陈徐琛在普宁创立夜虎训练基地,踏上了青少年教育领域的新征程。训练基地以“爱国、勇敢、感恩、责任”为宗旨,为幼儿园、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高质量培训服务。其中,“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活动深受好评。2024年9月,他联合相关组织在普宁市多所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校园”活动,通过升旗仪式、知识讲解、战术表演、装备体验,让孩子们深刻感受国家力量与国防重要性,激发爱国情怀。
除了进校园活动,夜虎训练基地还开展了“小红军、小特警、小小兵、小宇航员”等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以及学期制幼儿国防军体课,全方位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和国防观念。2024年启动的“甲辰计划”公益爱国主义教育走进山区活动,更为山区孩子送去了宝贵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魅力。
陈徐琛不仅在训练基地和校园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社会公益领域也从未缺席。他带领普宁市红十字蓝天救援协会的队员们,每年出资为100多所幼儿园和学校开展消防、防震、防拐骗演练,提升广大师生急救技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
普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为,杨晓东、陈徐琛等优秀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怀揣爱国情怀,为青少年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希望更多退役军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扬优良传统,积极投身爱国主义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该局将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退役军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共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为普宁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退役军人的力量,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普宁大地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照亮每一位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