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省自然资源厅发布
2024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情况的通报
在全省22个省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中
揭阳高新区成绩斐然
名列第一
本次监测统计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全省参评开发区共194个,评价范围共14.73万公顷,平均每个开发区面积约759.15公顷。按级别分,国家级开发区35个,省级开发区159个;按区域分,珠三角地区81个,粤东地区29个,粤西地区31个,粤北地区53个;按评价类型分,工业主导型171个,产城融合型23个。
根据监测统计结果,在土地利用程度方面。扣除河流、湖泊、山体等不可建设土地后,共有可开发建设土地14.35万公顷。其中,达到“三通一平”以上供应条件的土地11.48万公顷,土地开发率80%,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开发率(91.67%)高于省级开发区(76.37%)。全省参评开发区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0.41万公顷,土地供应率90.68%,国家级开发区土地供应率(94.70%)高于省级开发区(89.20%)。全省参评开发区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8.81万公顷,土地建成率84.62%,国家级开发区土地建成率(84.50%)高于省级开发区(84.66%)。在土地利用强度方面。全省参评开发区综合容积率1.14,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容积率(1.18)略高于省级开发区(1.12)。全省参评开发区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1.17,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容积率(1.25)高于省级开发区(1.14)。全省参评开发区建筑密度42.83%。国家级开发区建筑密度(35.78%)低于省级开发区(45.60%)。全省参评开发区工业用地建筑系数60.42%。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建筑系数(56.28%)低于省级开发区(61.87%)。在用地结构和效益方面。全省参评开发区工业用地率64.90%,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率(59.45%)低于省级开发区(67.04%)。全省参评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8806.38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税收690.92万元/公顷、综合地均税收536.10万元/公顷,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地均税收、综合地均税收分别达到15088.58万元/公顷、1934.82万元/公顷、1343.30万元/公顷,分别是省级开发区的2.28、7.52和6.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