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惠来县葵潭农场惠民管区,探访广东能源葵潭农场光伏项目。只见项目现场,一片壮观的“银色森林”映入眼帘,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仿佛一片未来科技的海洋。
广东能源葵潭农场光伏项目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25亿元,占地面积约9600亩,分两区建设。项目采用“光伏发电+农业种植”的复合模式,光伏阵列上方接收太阳光实现发电,下方及周边种植魔芋、南药等适宜作物,实现阳光和土地资源的立体高效利用。
据广东能源葵潭农场光伏项目经理熊飞介绍,项目规划容量50万千瓦,全容量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可达5.41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16.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3.96万吨,年均缴纳增值税约2200万元,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在光伏板的阴影下,2000亩魔芋种植基地迎来了播种的季节,附近务工村民们早早来到地里,他们戴着草帽,手持锄头和魔芋种子,弯下腰,将一颗颗饱满的魔芋种子小心翼翼地埋入松软的土壤中,再用细土轻轻覆盖,动作熟练而细致。
广东广垦魔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监林毫舟正站在田间,仔细查看魔芋的种植情况。他介绍道:“我们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精准管理,确保每一株魔芋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每年的3月,村民们会在这里播种魔芋,到了12月,丰收季节到来,田间地头便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据了解,魔芋每亩产量可达2吨,魔芋每公斤销售价格在5块钱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这片融合了科技与田园的生态矩阵,是惠来县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注脚,更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坚实步伐。在这里,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得益彰,一幅绿色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