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感受潮州田间好“丰”光
01
官塘镇:
“冬闲田”变“增收田” 土豆迎收成季
春回地暖,万物复苏。当广袤田野间奏响春耕备耕曲时,冬种作物也迎来了春收季。在湘桥区官塘镇,农户正抢抓农时,采用“机械+人工”交叉作业的方式采收土豆,一起去田间感受丰收的喜悦。
在官塘镇巷头村的田野上,一辆手扶拖拉机正来回穿梭作业,所过之处,一颗颗金黄饱满的土豆翻滚而出,铺满了田垄。现场还有10多名工人分工合作,忙着将土豆分拣、装进纸箱或袋子里,随后装上车,整个采收流程效率非常高,忙而有序,呈现一幅热闹而美好的田间“丰”景。
土豆种植户 苏宗建:我们这边的土豆种植了200多亩,一天收10亩左右,大概20多天就可以采收完。我们采用手扶机掀开,然后人工三行捡一行,纸箱里是装最好的,袋装的是装小粒的,次品有人收购去做淀粉,还有最差的是养牛的买去。
土豆等冬种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周期较短,能够很好地利用冬闲田的时间差,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去年11月份,种植大户苏宗建引进了多个优质品种,在巷头村开展土豆冬种,今年3月份便迎来收成季,销路也不用愁,收购价一斤1元左右。
土豆种植户 苏宗建:今年产量好的地块就能达到一亩7000多斤,比较不好的就四五千斤,平均达到6000斤。销路基本上很好,每天挖起来后,当天或第二天就卖完了。销往全国各地,哪里热销就往哪里卖,汕头的档口也有在卖,送到档口那边,他们就帮我们卖。还有9.6米长的大车来装,一次能装700多件,直接拉去外地卖,惠东那边的收购老板过来这边买。
在完成土豆采收之后,巷头村这片田野上,水稻春耕备耕工作也将紧锣密鼓开展。
湘桥区官塘镇农业农村和生态环境办公室工作人员 丁博文:今年我镇春收粮食面积总计552亩,共收获粮食约1500吨。目前我镇春耕工作正有序推进,今年春耕粮食意向种植面积为1141亩,相比去年稳中有升。其中,巷下村已完成186亩春耕任务,其余各村正积极备耕,包括农资采购、土地平整等工作。按照当前工作进度,预计清明前后我镇能够全面完成种植。
02
江东镇:
田间采收忙 “茭”出丰收卷
下面再到江东镇去看看。眼下正值茭白成熟季节,江东镇1000亩茭白田里满眼葱绿。采收工人正忙着割下一个个鲜嫩饱满的茭白,再将它们整理、打包,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茭”出丰收卷。
江东镇仙洲村这处茭白田里一片葱绿、长势喜人。采收工人“全副武装”、带上镰刀等工具穿梭在一两米高的“绿浪”中,娴熟地割下一个个鲜嫩饱满的茭白。
采收工人:我们是看叶子的,叶子看起来下面大、上面小,就可以收了,割掉下面根部,上面叶子也不要。我们一人一天大约收五六百斤。
潮安区旺农种子有限公司经理 潘立武:整个江东镇种了1000亩茭白。这个品种是从外面引进的,去年开始试种,今年大面积种植。大概在每年水稻收割后,轮作种茭白,到3月份开始采收,可以收到4月15日前后。今年收成产量可以,亩产大约4000斤,质量非常好,口感非常好、甜嫩。
大伙眼疾手快,不一会儿田边就堆放着一袋袋收割下来的茭白。在另一边,还有不少工人正在清洗、挑拣、整理、打包茭白,再送往冷库进行统一储藏保鲜。
潮安区旺农种子有限公司经理 潘立武:放入冷库,主要是保鲜预冷,然后都是用冷链车运送的,保证最新鲜到市场、到消费者手上。一斤有时候卖3元多,有时候卖8元,随市场行情变化,一般都是销往各大城市大超市,比如长沙、广州。我们通过网络平台也有销售,跟大平台商有合作。
江东镇四面环水、土壤肥沃,还有特有的砂质土壤,有着发展农业的天然优势,培育出大量优质的农产品,茭白就是其中之一。
潮安区江东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蔡锐钊:全镇冬种面积约7千亩,有茭白、芹菜、白茄、玉米等,预计今年春收产量约1万吨,产值约5千万元。接下来,我们将依托江东蔬菜农业优势,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从电商贸易、冷链物流、农业科研、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健全农业链。
据了解,我市及早谋划部署春收工作,确保春收颗粒归仓。全市冬种作物面积超1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超7万亩,较去年增加3.5%;预计今年春收粮食产量约2.5万吨,较去年增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