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
28户村民喜获首笔研学项目分红
总金额10万元
最高8760元
“3月份大家辛苦了,现在给大家发钱!”当天下午,在南园古村校地合作实践基地,28户当地村民围坐在一起,看着现场桌子上整齐摆放的一沓沓现金,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里开发研学旅游项目,我们村民跟着一起干,没想到第一个月就拿到8760元。太开心了,感谢政府为村民提供这么好的增收项目。”村民叶芬按照要求在结算表上签好字,从会计手中接过厚厚的一沓现金,一边清点一边高兴地说,她家是从3月13日开始接待深圳过来研学的学生,指导学生们体验农事,比如摘菜、做饭、抓鸡等活动。
据了解,近年来,仙塘镇红光村充分利用南园古村历史悠久的古村文化资源,走出一条古村文旅发展的新路子。该村依托人居环境提升成果,深挖乡村农耕文化、古村文化和客家文化,采取“强村公司+研学公司+农户”运营模式,以“研学+”推动村民参与到乡村经济发展中,共建共享共富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果。据统计,自3月13日接待首批研学团队以来,南园古村已经接待近3000名游客,研学收入采用月结方式,首月为28户村民发放10万元“工资”,数额从1500元至8700元不等。
红光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该村将立足古村落资源优势,从三个方面持续探索发展新路径。一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修复古建筑群的同时,积极打造非遗工坊、民宿集群,将历史文化转化为旅游吸引力;二是坚持产业融合创新,结合农耕体验、节庆活动(包括文化艺术节、民俗表演),推出“古村+研学”“古村+电商”模式,带动文旅产业发展;三是坚持村民共治共享,村民以农房、农田、菜园资源入股,参与景区管理和服务,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民”的发展目标。同时,该村还将进一步升级南园古村景区品牌,申报国家4A级景区,争取纳入区域旅游精品线路,提升景区知名度;进一步拓展旅游业态,开发夜游经济、沉浸式剧场等新项目,延长游客在河源旅游时间;建设“智慧旅游”平台,实现线上预约、VR导览,并通过直播方式,拓宽乡村旅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