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联饶镇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以产业提质、集体增收、环境优化为突破口,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品质双提升,绘就“强镇兴村”新图景。
01
深耕特色产业,筑牢发展根基
立足荔枝龙眼产业优势,制订《联饶镇荔枝龙眼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产业总体发展方向,组建产业联盟,打造8个标准化示范园,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强化基础建设与经营模式贯通衔接,实施联饶镇赤岭农贸市场冷库、高东村农产品服务设施等建设项目,支撑“订单农业”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吸引外地商家“包花包园”1500亩、金额约1500万元,推动农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全链条延伸。聚焦品牌建设,积极申报“联饶字号”地理标志,组织农户参加国家级荔枝擂台赛、开展古树“云认养”等系列活动,着力打响“联饶荔枝”品牌。
荔枝
龙眼
02
盘活集体经济,激活增收动能
开展“三资”全面清查,分类化解村级债务及历史遗留问题,规范集体资产交易行为,并依托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行公开竞价机制,进一步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以来,全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上平台交易12宗、金额近500万元。探索“一村一品”农业发展模式,打造新陂村、潮刘村鹌鹑养殖以及上寨村“种植+文旅”等一批特色产业,构建多元增收体系。建立“政府+社会”投入机制,投入驻镇帮镇扶村资金200万元、撬动社会投资439万元在7个村共建大棚蔬菜项目,通过经营主体给村集体分红形式拉动7个村集体年增收12.5万元。
大棚蔬菜
03
推进全域整治,提升镇域颜值
紧抓实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有利契机,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拆除乱搭乱建超21050平方米、破旧棚屋房屋近168间、清理垃圾2560吨。因地制宜利用清拆区域建成11处临时停车场和特色“四小园”,种植树木6912株,助推全域风貌提档升级。构建“县镇村+运营商+施工队”会商机制,采取“同步进场、交叉施工”方式,由镇村负责“三线”共用主路及一级主路管道铺设、三大运营商分片区负责二级旁支线路及三级入户线路的铺设任务,合力推动“三线”整治约100公里。
“东大门”提升工程示范段省道S222山门段街道
整治前
整治后
“三线”整治前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