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浮山镇东官村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美景,充分发挥“武林之乡”、古宗祠古建筑、古楼古寨古树等传统资源禀赋优势,突出抓好古建活化、空间治理、文旅赋能,走出一条以古村活化带动古村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东官村,古建筑活化利用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据了解,东官村计划投入40万元对村内宗祠德馨堂进行升级,届时将增设七大功能区,作为集乡情联谊、政策宣传、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研学基地。
东官村党委副书记 王淑敏:我们以“百家修百祠”行动为抓手,发动地方贤达捐资100多万元,修缮仰槐堂、诒榖堂、隐公祖祠等特色宗祠7座,辐射带动周边7处传统建筑活化利用及宗祠周边环境提升,形成“修一祠、美一片、兴一村”示范效应。
据了解,东官村还编制《东官村传统建筑风貌保护管控导则》,划定核心保护区与建设控制区,明确风貌管控要素、机制及措施,构建起传统村落风貌长效管控格局。
东官村党委副书记 王淑敏:我们以“三个三”清脏治乱行动为抓手,共拆除环宗祠群、铁索桥沿线等影响风貌点位85处,清运建筑垃圾260吨,进一步恢复古村落空间秩序。同时,坚持拆建并举,贯通总长1.8公里的环村机动车道路,有效破解西厝片区长期不通车难题;新建5座污水终端及配套污水管网9.6公里,实现污水收集治理全域覆盖;建成1.4公里自然生态型美丽河道,依托河道景观打造滨水公园,全面提升古村落人居环境品质。
此外,为进一步激活文旅产业,东官村还借助市级非遗“浮山手擀面”品牌效应,盘活拆违腾退空间建设非遗美食街,并紧抓露营经济热潮,建成了集儿童游乐区、露营草坪为一体的乐园。同时,系统挖掘梳理了宗祠、书斋等传统建筑的历史脉络与人文故事,编制了主题游线图,有机串联非遗美食街、铁索桥、古井、古树等节点形成闭环游径,有效推动古村落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