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6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话剧《陈复》,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重磅剧目,在广东艺术剧院盛大上演。该剧以曾任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的革命烈士陈复为原型,以其“志在复兴”的25年人生历程,通过艺术化的舞台呈现,再现了一位出身优越却心系苍生的热血青年为信仰献身的动人故事,为羊城红色文化传承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哭子复》到《陈复》
“小剧变大剧”的创新模式
陈复,字志复,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陈树人之子,1907年生于广州。他自幼受民主革命思想熏陶,15岁即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发表《实行革命运动,打倒一切军阀》一文,18岁赴苏联留学并在这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后投身革命宣传事业,直至25岁英勇就义。在陈树人哀悼儿子的《哭子复》诗八首,寄托着一位父亲远超舐犊之情的敬佩——“革命至情能似此,已非吾子是吾师”。
近年来,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深入挖掘广州红色文化资源,以多样方式弘扬陈复烈士故事和革命精神。在陈树人纪念馆,精心打造的陈复烈士生平展,以图、文、诗等形式,分“复兴殷盼”“雏鹰试翼”“淬炼成钢”“战而弥勇”“浩气长存”五个版块呈现陈复短暂而光荣的一生;由陈复烈士后人陈静芬女士委托创作、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志在复兴——陈复烈士生平和他的革命岁月》一书,则以时间为经、故事为纬,通过严谨的历史考据,详细梳理了陈复烈士的生平事迹和参加革命的历程。
在舞台上,陈复的故事最早以红色短剧《哭子复》的形式亮相。该短剧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的展演节目之一,在木棉花盛开的时节走进学校、社区、街道、纪念馆、博物馆,深受好评、感人至深。20分钟的短剧掀开了陈复壮丽人生的一角,为了更为全面地讲述陈复革命故事,话剧《陈复》应运而生,完善为一部叙事结构完整精巧、舞美呈现效果更佳的红色题材原创话剧。
话剧《陈复》从红色短剧《哭子复》的雏形出发,在2024年9月首演的1.0版基础上打磨提升,在又一个木棉花盛开的春天,以全新面貌回归舞台,通过戏剧张力与历史真实的交融,为当代观众打开一扇触摸红色记忆的窗口。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该剧是探索舞台艺术创作生产新模式的有效实践,从20分钟的红色短剧,到75分钟无场次话剧,再到如今的五幕大戏,逐步提升、精益求精,希望以小投入、精制作撬动大影响。
双男主叙事重构父子情
家国情怀下的血脉相承
不同于1.0版以陈复自述为主的“流动纪录片”风格,《陈复》2.0版大胆采用双男主结构,通过陈复与父亲陈树人既相承又有别的思想主张,铺陈出一幅革命年代中国式父子情的独特画卷。剧中,陈树人虽与儿子信仰不一,但对其人生选择始终抱以宽容和理解。他既为陈复狱中受难奔走疾呼,又因儿子“舍小我求大义”的抉择陷入矛盾;他暗中资助陈复办报,却鲜少在言语上表露关切和支持。话剧《陈复》以“聚少离多却情牵一线”为这对父子的情感轮廓,用克制的笔触展现父子间“未言于口却深藏于心”的羁绊。
演至最后一幕,当陈树人得知儿子牺牲噩耗,挥毫写下《为陈复惨被掳杀报告书》,满纸的悲愤化作漫天的控诉,深沉的哀思凝练于那座为儿子遮风挡雨的“思复亭”,以《哭子复》的主题歌应景响起,观众的泪腺再也控制不住,为这对革命父子的热血柔情所动容。有专家盛赞2.0版对父子情的浓墨刻画,认为这既是真实历史的艺术还原,也为红色题材的舞台创作提供了更具人性温度和情感共鸣的表达范式。
青年抉择叩问时代命题
百年时空里的信仰共鸣
“复兴什么、为何复兴、怎么复兴”这一贯穿全剧的叩问,在2.0版中通过更具张力的叙事得到深化。从上海求学到在莫斯科入党,从回国办报到广州潜伏,陈复的每个重大人生选择都被赋予戏剧化的诠释。舞台上,15岁的少年脱下学生装,拉起了黄包车,走到工农群众当中宣传革命思想;20岁的青年在莫斯科举起右手,在共产主义的旗帜照拂下坚定了奋斗的方向;25岁的革命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振臂高呼“必胜的赤旗终将换掉这日月”……话剧《陈复》通过对抉择瞬间的聚焦和深剖,构建起当代青年与革命先辈的精神桥梁,让观众走进陈复的内心世界,更加直观感受到“志在复兴”背后的那些困惑、追问、思考、不懈。总导演赵国栋表示:“希望通过这些类似‘子弹时刻’的抉择瞬间,让观众思考: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青年该以何种方式延续‘复兴’理想。”
2.0版显著的突破,还在于将谍战元素与红色叙事深度融合。在话剧《陈复》里,多媒体影像技术配合丰富的光影变幻,呈现出岭南写意之美的舞台效果,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广州城的地下斗争图景:陈复化身表少爷潜居樗园里谋划“复兴计划”,发出的密信化身各种形态在市井街头辗转传递,恰似那一个个红色纸风车,借着风飞向广阔天地。2.0版强化了全剧的紧张刺激氛围,将革命时期宣传工作的开展过程与惊险的谍战情节交织,既凸显“以笔为刃”的斗争智慧,又赋予红色题材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
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文化品牌的重要成果,话剧《陈复》既是对广州本土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也是对新时代文艺创作使命的积极回应。该剧通过舞台艺术形式让历史“活”起来,让信仰“燃”起来,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城市血脉。据悉,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广东省演出有限公司将打造“红棉剧说”品牌,推动话剧《陈复》市内巡演,计划3月下旬在广东艺术剧院、6月下旬在江南大戏院演出,并以沉浸式戏剧快闪形式走进陈复红色文化街区(海珠区江南大道中东街),让陈复烈士的革命事迹为更多人所知晓,点亮更多人心中“志在复兴”的信仰之光。正如剧中陈复的呐喊:“为了工农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即使是丢了脑袋也心甘情愿!”这穿越时空的誓言,恰是红色广州对新时代最铿锵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