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给家居厂一个“家”)
元宵节已过,我市各地企业已陆续开足马力忙生产,全力奋战“开门红”。
坐落在普宁市南溪镇的一家智能家居厂里,机器声隆隆作响,工人们忙着将各款门窗成品打包装车,准备运往各地。
“春节前,要不是法官的悉心调解,我这工厂年后开工都成问题了。”回想起年前的一场调解,杨经理颇有感慨地说。
原来,今年春节前夕,普宁市人民法院洪阳人民法庭法官陈钦韬和南溪镇平安办主任林迪康曾登门勘察,成功化解了杨经理与厂房出租人王某的租赁合同纠纷,这才令杨经理的家居厂节后能如常开工。
几年前,满怀创业热情的杨经理看好广东的投资环境,决定在普宁市承租一处厂房,投资创办智能家居公司。2020年底,杨经理与王某签订承租协议,约定每年3月1日付还租金139.2万元,租期15年。
起初,杨经理均按时支付租金。但在去年3月本该付租金时,因质疑租赁面积有误,杨经理开始拖欠租金。王某多次催讨无果,遂向法院起诉要求杨经理返还租金,甚至一度扬言“再不付租金就搬厂走人”。
为化解双方矛盾纠纷,陈钦韬、林迪康、原告律师、杨经理等人到家居厂勘察。
杨经理现场向法官“告状”,“实测面积与合同约定相差468平方米。面积差导致的租金差就有5万多元,10年就50万元!”
王某却坚持,“这个场地面积肯定足,厂房阁楼、通道等面积当时都没算。”双方对租赁面积各执一词,争吵愈发激烈……
经现场勘察,考虑到该厂规模较大、占地近万平方米,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陈钦韬与林迪康交流一番后,一致认为,优先调和双方矛盾,才是上上策。
林迪康率先出面,“双方能否各退一步,重新调整租金?”
原告律师转达王某的意见,“2024年租金不能减免,且春节前要付清。往后租金,顶多减免2万元。”
“2万元太少了,且年底货款还没回笼,工人工资也要发放,春节前很难付清。”杨经理眉心紧锁、略显愁容。
凭借多年办案经验,陈钦韬认为双方争议不仅是面积差,家居厂可能也面临资金周转困难。
眼看2025年交租日马上到来,即便杨经理春节前付清了2024年租金,2025年租金也是后续隐忧。这场纠纷的解决迫在眉睫。
当天下午,陈钦韬主动联系王某开展新一轮“背靠背”调解。
一个绿人在两个人之间进行调解 判断双方并达成妥协 谈判 商业交易 向有经验的专家寻求建议 公平解决冲突 争端(非企业商用).jpg
王某敞露心扉,“法官,其实我也不想解除合同。但我得保障自己的权益啊。”随后,陈钦韬从面积差入手,再从经济形势、异乡创业不易、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等角度层层递进,耐心细致劝解王某。同时,林迪康也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协助双方寻找解决方案。
经过多轮协商,双方逐渐缩小分歧。
最终,王某轻轻点头,“为了工人能拿钱过年,也为了家居厂的发展,租金支付可有所宽限,往后租金每年再减免10万元。”杨经理心中的重担终于卸下,双方就欠付租金、后续租期分别达成调解协议、补充协议。
“希望大家新的一年生意兴隆,一切欣欣向荣!”一天的调解工作让双方重拾合作信心,收获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陈钦韬等人心中不禁感慨,花费再多时间做调解也是值得的。
一场关乎厂房“命运”的租赁合同纠纷尘埃落定后,家居厂新年迎来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