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8日),由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指导,中共潮州市湘桥区委宣传部、中共潮州市 湘桥区委网信办主办的“百千万·我见证”——2025年“遇见湘桥”媒体采风活动正式启动。由中央、省、市各级新闻媒体记者和自媒体组成的媒体采风团将在潮州湘桥走基层、探企业,以独特视角观察湘桥新发展、领略湘桥新亮点,挖掘湘桥持续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生动故事。
中共潮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文彬、中共潮州市委网信办副主任蔡教新,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融媒中心副主任兼时政采访部总监吴琳琳,湘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伟涛,湘桥区委副书记邱灿华,湘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惠永,广东广播电视台首席记者、汕头记者站站长黄妙杰,潮州日报社副总编辑邱显华,湘桥区桥东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峻等参加启动仪式。
在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展现湘桥区“一江两岸 山水宋城”示范带、“岚山桂水 绿美生态”示范带以及“江心仙岛 产城融合”示范带的三幅拼图正式揭幕,媒体采风 团执旗启程,踏上寻访湘桥“百千万工程”新气象、新作为 的采风之旅。
▲活动现场为社光村、桂坑村、明德园、韩府大院等15个“遇见湘桥 ”对外宣传基地进行授牌
一村一品 生态养殖
走出富民兴村新路子
走进意溪镇桂坑村,郁郁葱葱的森林中蜂箱错落有致,成群的蜜蜂在花丛间飞舞。桂坑村依托草岚武山地野花品种多、分布广、天然蜜源丰富的自然优势,结合“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政策,大力发展林下养蜂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动力。草岚武养蜂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民”模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创新蜂蜜包装设计,积极打造“桂坑蜂蜜”品牌。目前,合作社拥有养蜂场地100多亩、蜂箱2000箱,依托荔枝花、桉树花、枣花等不同花季实现全年采蜜,年产量达60吨,产值可观。蜂蜜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成为桂坑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此外,养蜂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村内开发了枫岛公园、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形成“吃、游、住、行”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在官塘镇顶乡村,怀和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甲鱼特色养殖,同样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养殖帮扶模式,打造生态养殖示范基地。截至目前,怀和甲鱼合作社已经带动村里10户村民养殖甲鱼。陈树先不仅无偿向大家分享甲鱼养殖技术,还提供一部分甲鱼苗,并在饲料和甲鱼苗上给予优惠。
工业创新 动能澎湃
传统产业向“新”而行
湘桥区以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柏斯特时装有限公司以“婚庆+”为突破口,将潮绣、钉金绣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融合,自主研发“龙凤呈祥”“潮韵锦绣”等高端婚庆礼服系列,让传统文化与时尚之美高度融合。传统潮绣(珠绣)不但需要市场,更需要传承和发扬。近年来,该公司在推进“非遗+文旅”上发力,开创“潮绣(珠绣)+研学体验”“潮绣(珠绣)+文化旅游”等模式,搭建潮州特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助力潮州传统文化为更多人所熟知。
当服装产业以文化赋能打开新市场时,湘桥卫浴制造业正以硬核科技重塑行业标杆。广东恒洁卫浴有限公司聚焦新质生产力,是粤东地区唯一配备标准卫生陶瓷多机器人协作柔性化自动生产线车间与智能无人立体仓储的龙头企业,产品出口至欧美、东南亚等32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核心专利技术超过100项,发明专利超过25项,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带动本地30余家配套企业技术升级。恒洁卫浴总经办主任兼技术中心副主任表示:“未来3-5年仍是智能卫浴的销量增长期,公司在科研技术的投入使我们的产品在工艺和创新方面都更具竞争力。”
古建活化 文旅融合
激活历史街区新业态
古城、古街巷、古民居是展示潮州文化的窗口,湘桥区一直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用绣花的功夫进行微更新微改造。义井巷雪居咖啡茶舍便是具有浓厚的历史特色的建筑,在重建中既保留了潮州传统建筑的风格,又融入了现代西洋建筑的设计理念。
而如何充分激发古建老宅新活力,实现历史街区内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旅发展的全面开花?雪居咖啡茶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古建老宅活化的正确示范。“我们将雪居打造成多元化的咖啡茶舍,主营潮州工夫茶、意式咖啡与各色饮品,让顾客感受古宅清雅,体验潮州慢生活。”负责人张灵珊介绍道,“今年过年期间,我们还举办了英歌舞、鲤鱼舞、潮剧等表演活动,希望来潮州的游客从静态观赏转到深度沉浸式地体验潮州的文化习俗。”
2025年春节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潮州紧抓契机,打造一系列旅游产品和场景,让游客既享受团聚的温暖,又能体验不同的文化。潮州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新选择,据大数据监测,2025年春节假期外地来潮人数达429.69万人次。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牌坊街人流量达到167.12万人次。当百年骑楼里的咖啡香浸润着潮剧水袖的雅韵,这座千年古城正以文化为魂、产业为骨、创新为脉,书写着岭南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潮州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