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潮州自然教室与潮州观鸟爱好者通过长期观察、记录和整理,发布了《2024潮州鸟类名录》。根据名录,2024年潮州共新记录野生鸟类7种,其中1种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具体是哪些鸟儿惊喜现身呢?一起去看看。
饶平县联饶镇葛口村位于联饶镇西南部,村落依山而建,联饶溪绕村而过,舒适的环境吸引了不少鸟类前来。自然爱好者张雪娟去年3月就在这里拍到了4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彩鹮。
自然爱好者 张雪娟:2024年3月底的时候,有一次我来这里看有没有什么鸟可以拍,无意间抬头一看,发现有几只好像是绿翅鸭。我把镜头举起来一看,突然觉得,好像跟平常不一样,它们的嘴是比较长比较弯的,然后内心就想会不会是彩鹮呢?赶紧就抓拍了几张,当时是四只,它们其实是过境的,不是在这里逗留,飞得很快就飞到那边去了。然后我回家就赶快去把照片导出来,然后去研究了一下、查看了书,发现真的是彩鹮。
彩鹮嘴长而下弯,呈黑色,头部除面部裸出外皆被羽,体羽大部为青铜栗色并带金属光泽,在阳光下展开双翅,羽色变幻,极为华丽亮眼,故被称作彩鹮。
自然爱好者 张雪娟:彩鹮平常就喜欢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地附近,然后喜欢跟鹭、鸭子聚在一起吃水里的那些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还有比如说软体动物这些,有时候也会到稻田间去走走、活动活动。彩鹮在中国的数量本来就不多,分布的地区十分狭窄,一度在中国是从大众视野中消失。所以这次能够在饶平看到这几只彩鹮,我觉得是运气很好,也很开心,就是觉得应该是生态好转了。
湘桥区意溪镇坪埔村农田、池塘不少,同样是鸟类喜欢的环境。去年9月,红颈瓣蹼鹬就在这里的池塘被记录到。
自然爱好者 刘少芸:我这次发现的这只鸟叫红颈瓣蹼鹬,这是一种小型的水禽。我当时是想找其他的鹬类,那要找鹬类一般就要找水比较浅的沼泽或者一些鱼塘。我正在拍鹬类的时候就发现,远处有水的地方有一只鸟在游动,而且那个水泛起一层层的波浪。打开照相机一看,这只鸟好像没见过,然后回家去查一下资料,确认这个是我们潮州新的记录。
红颈瓣蹼鹬是鹬科、瓣蹼鹬属的小型水禽,善游泳,常在浅水处水面不断地旋转打圈,捕食被激起的浮游生物和昆虫。
自然爱好者 刘少芸:它繁殖期的颈部是红色的,它的蹼是有瓣的,所以叫瓣蹼鹬。这种鸟它一般繁殖期是在北极苔原和森林苔原,然后它是到热带的洋面上去过冬的,所以它一般偶尔是会到内陆的一些水域,比如稻田、湖泊里面。它在我们中国是属于一种旅鸟,所以不常见,一般是每年的春季和秋季,也就是4月到5月、9月到10月才途经我们中国,所以发现它并不容易,那这次首次发现这只红颈瓣蹼鹬也是非常幸运的。
2024年潮州共新记录野生鸟类7种,除了彩鹮、红颈瓣蹼鹬,还有白腹隼雕、黑头鹀、田鹀、白琵鹭、崖沙燕。2024年12月,自然爱好者还在潮安区如意路上空发现近200只东方白鹳的迁徙种群,为近年来广东地区发现的最大越冬迁徙种群。
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健群:潮州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南迁线路上的重要停歇地。近年来,得益于我市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绿美潮州生态建设,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强化执法监管和科普宣传力度,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候鸟南迁途中在此驻留过冬,成为潮州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的“见证者”。
自然爱好者 张雪娟:陆陆续续出现这些“国保级”的动物,这很肯定的是首先我们大家都主动、自觉地来保护环境,而且也会爱护它,没有驱赶它,没有去捕杀它,所以它们才能够安心地在这里。
生态环境好不好,鸟儿会用翅膀“投票”。通过近年来持续的科学观察和记录,我市的野生鸟类名录多次刷新,也是绿美生态建设成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体现。
自然爱好者 刘少芸: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喜欢上观鸟,大家一起来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健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鸟类等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评估,扎实开展监测、救护、疫源疫病防控和栖息地恢复等工作,协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护飞行动”,形成保护合力。我们也将积极主动开展正面宣传,提升公众科学保护意识。希望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鸟类等野生动物营造安全、适宜的栖息或迁徙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