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金融创新 赋能“百千万工程”
——《解密“百千万工程”新变化》系列报道
推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2024年以来,市“百千万工程”金融专班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金融创新,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这里是位于潮安区古巷镇的“陶瓷金融服务中心”,由市“百千万工程”金融专班依托金融机构设立打造,聚焦区域陶瓷产业特色,进一步增强金融资源和服务的精准性。

潮州农商银行信贷管理部总经理 陈伟彬:“陶瓷金融服务中心”定位是融合“陶瓷品牌展示+金融网点+便民化服务+N”的特色金融服务网点,致力推动金融服务资源向特色支柱产业倾斜,抓住陶瓷产业核心特色,制定了《古巷片区陶瓷金融特色化经营工作方案》,主动对接行业协会、中心区域企业,输送金融“活水”。
广东博高卫浴有限公司负责人 陈炜忠: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资金需求给我们定制了贷款的方案。潮州的金融服务不断完善,给我们企业甚至潮州的陶瓷行业带来了特别大的帮助跟提升。
设立“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中心,促进金融服务下沉到县镇村,是市“百千万工程”金融专班积极探索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新模式、新实践。
市“百千万工程”金融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市政府办公室金融服务科副科长 张秀梅:围绕我市地方特色产业特点,设立单丛茶、陶瓷、不锈钢、海洋牧场、文旅等7个“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中心,从服务范围、融资效率、成本费用、特色产品、贷款条件等方面为我市的特色产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为我市特色产业提供信贷支持超21亿元。
2024年,市“百千万工程”金融专班坚持优服务提质效、谋创新破难题、促对接畅通道,建立健全“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机制,设立全省首个“百千万工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创新地方特色金融产品,组织开展融资对接、上市辅导、政策宣讲等多场活动,持续推广金融“千人驻镇”“乡村特派员”等经验做法,建成授牌“信用镇”9个,“整村授信”保持行政村全覆盖,贷款增速全省第一,涉农贷款余额312亿元,金融资源、金融服务进一步下沉县镇村。

市“百千万工程”金融专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市政府办公室金融服务科副科长 张秀梅:2025年,市“百千万工程”金融专班将继续发挥金融资源要素保障作用,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举办“政金企”对接活动,推动潮州市“百千万工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放大倍数突破30倍,依托“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中心提供专属特色金融服务,持续推广应用推进“整域授信”“整会授信”等普惠金融模式,深化与政策性金融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做好“百千万工程”金融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