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质量 持续保持优良
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
在全省摘得第一
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AQI)为99.7%
高于全省平均值3.9个百分点
14日,河源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河源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我市2024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
☞2024年,市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比例(AQI达标率)为99.7%,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连平、东源、紫金3个县空气质量进入全省区县前十名;
☞2024年,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我市国考省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国考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进入全国前30名,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所有国考省考断面均达到水质目标且均达到或优于Ⅱ类,其中“新丰江水库”断面水质达到Ⅰ类标准,“东江江口”“枫树坝水库”等其他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
☞2024年1月、4月,新丰江水库营养状态指数分别在全国124个重要水库中排名第一、第二。
水环境保护
去年以来,河源市生态环境局坚持“管治护”三位一体的治水模式。
◎一是全方位共管。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建立常态化监督工作机制,联合市纪委开展万绿湖保护专项监督巡查,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加强水质监测。
◎二是全环节治理。狠抓农业面源治理,划定全市近5300平方公里(约33%流域)为禁养区,连续多年开展新丰江水库集雨区及重点考核断面流域畜禽养殖污染排查与专项整治;深化生活污染治理,全市累计建成镇级以上污水处理设施101座、配套管网1483.7公里,处理能力约58.31万吨/日,实现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推进工业污染治理,严控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项目发展。
◎三是全流域保护。坚持系统思维,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湖里湖外、水中岸上”及“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全流域协同治理;积极争取省支持建立健全东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激励机制,2020年以来共获得省东江流域生态补偿和财政激励资金9.44亿元,投资建设水环境保护设施。
大气环境保护
河源生态环境局统筹落实“管车、降尘、治污、禁烧、控放”十字方针。
✦一是“管车”。全市共建设4套机动车遥感监测设施和8套黑烟车抓拍设施,对道路行驶冒黑烟、超标车辆进行抓拍并责令整改;常态化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检查;督促加油站落实油气回收措施。
✦二是“降尘”。严格落实“六个100%”扬尘防控措施,做好“泥头车”扬洒滴漏管控;科学安排道路洒水频次,降温增湿抑尘。
✦三是“治污”。强化涉气工业源管控,督促落实污染治理措施;对涉气重点污染源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开展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Ⅲ类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由市区建成区扩大到县级建成区。
✦四是“禁烧”。组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巡查专班,加强日常巡查,对露天烧烤、露天焚烧实施常态化管控。
✦五是“控放”。开展元旦、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专项行动,2024年实现元旦、春节期间零污染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