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记者走进临江镇,映入眼帘的是鲜明且富有地方特色的圩镇入口标识,主街道宽敞整洁,绿美小公园四季有花,河道水清岸绿风景宜人,这正是临江镇深入实施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的成果。
当前,河源市“百千万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典型镇村的培育工作亦在加快前行,各地乡村正发生着美丽蝶变。近年来,临江镇紧扣“1+4+7+9+N”典型镇建设要求,围绕环境秩序整治、基础设施提标、服务功能提质、圩镇风貌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治理能力增效等六大方面,全力绘制临江镇“百千万工程”“实景图”。
修旧如新韵
共绘临江美画卷
踏入临江镇,主街道两旁的老旧民房经过精心改造,焕然一新。这些房屋的外立面统一采用了中式风格的屋檐设计,窗户、墙面、招牌、空调格等细节之处也经过了细致改造,使得整个主街及房屋外立面呈现出整齐划一的美感。
昔日混乱的停车、乱摆乱卖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的街道。“临江圩镇范围小,但我们的‘七个一’建设一应俱全,且都集中在圩镇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实施圩镇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的原则,不搞大修大建,而是采取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修缮,让老旧建筑焕发新颜。”临江镇规划建设办公室负责人曾潇说。
坐落于江边的小公园,以其完备的躺椅、石桌凳及路灯等设施,成为了市民茶余饭后的休闲之地。“以前是水泥路,现在铺上了沥青,连沿途的墙面也被墙绘所装点,改造得很漂亮。”村民张宇豪骑着自行车行驶在圩镇的慢行步道上。这条长达1.1公里的步道,从圩镇入口蜿蜒伸展至江边小公园,沿途的山水墙绘如同画卷般缓缓展开,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出行体验,也让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持续攀升。
近年来,临江镇从蔚蓝江畔到苍翠公园,从市井小巷到乡野沃土,一花一草皆成美景,镇容镇貌从“一处美”变成“全域美”,田园风光留住了更多人的脚步,也满载了人们的乡愁。这些可见、可感、可及的变化,正是临江镇建设美丽圩镇、打造和美乡村的坚定信心和坚实步伐的生动写照。
小镇大产业
引擎轰鸣奏响振兴曲
春节假期过后,江东新区产业园内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随着订单的纷至沓来,工业企业纷纷开启了“加速模式”,投入到复工复产当中。生产线上,产品如流水般一件接一件诞生;仓库前,货车整装待发,满载货物驶向全国各地。
产业是临江镇典型镇培育的重要引擎。临江镇锚定“城市新门户,产业新高地”发展定位,高效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全力保障铂科二期、新隆达、硕贝德等重点项目动工建设,大力推进华成金属、元久科技、厚威包装、鸿德医疗等重点企业增资扩产。这些项目的落地,为临江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临江镇坚持以“强村富民”为抓手,成立了9家“富镇强村”公司,通过公司化运作模式,引领各村积极参与辖区内的房产开发、市政建设、物业管理等领域的经营。同时,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不断壮大米粉、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规模,累计培育了5个家庭农场,壮大了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并成功创建了1个“粤字号”农业品牌,村集体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临江镇党委副书记何培根表示,接下来,临江镇将以典型镇创建为契机,锚定“城市新门户 产业新高地”目标定位,抢抓“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的政策机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和城乡风貌,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同时深挖本土资源优势,壮大工业产业发展,不断提升镇域综合实力和居民生活品质,推动典型镇培育工作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