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腹痛、腹泻
出现这几种症状一定得当心!
前日(2月11日)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
目前河源正处于
诺如病毒感染的发病高峰期
“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更多为腹泻,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市疾控中心应急传防所负责人高淑萍介绍,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症状通常会持续1至3天,但对儿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严重脱水等,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严重呕吐或腹泻症状时应尽早就医。
传染性强,酒精对其无效!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至48小时,最短为12小时,最长可达72小时。该病毒环境抵抗力极强,耐低温、耐酸,普通酒精擦拭无法将其杀灭,须采用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同时,该病毒感染剂量极低,大约18个病毒粒子便可感染一人,感染者一次就能排出数十亿个病毒,且排毒时间长,患者在潜伏期便开始排出诺如病毒,发病后2至5天是排毒高峰期。即便感染者康复,其粪便中仍会携带病毒,持续时间可达2至3周或更久。
“从1月中下旬开始,拉肚子的孩子数量逐渐增多,诺如病毒阳性率达到17%,预计开学后感染人数可能会迎来高峰。”
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邱莉表示,该病毒传播途径多样,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排出体外后,会污染食物和水源;产生的气溶胶进入空气,则会污染环境和物品。无论是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粪便、呕吐物等排泄物,还是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食用、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吸入病人呕吐或排便时形成的气溶胶,都有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虽极易感染
但只要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做好清洁和规范消毒工作
就能有效避免
勤洗手是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关键。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洗20秒。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眼等部位。
确保食物新鲜、干净,避免食用变质、过期食物。食物要煮熟煮透,特别是海鲜类食品。水果和蔬菜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食用。
定期对校园和生活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公共场所(如教室、食堂、宿舍等)。对于患者呕吐物和排泄物要规范处理,并使用含氯消毒剂对污染的物品和表面进行彻底消毒。
在诺如病毒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果周围有诺如病毒感染者,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避免接触其呕吐物、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物品。
发生孩子感染后,建议立即居家隔离休息至症状消失后72小时,杜绝带病上学或上班,患者应单独用餐和休息,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
学校、托幼机构等也要落实食品从业人员、保育员常态化健康监测和诺如病毒感染健康筛查,尽早发现和排除带病上岗隐患。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合理膳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升身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