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源南镇聚焦“六力”工作措施,建立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农村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群众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转变,爱干净、爱整洁的生活习惯在源南乡村蔚然成风。
01
突出组织引领,整体联动增强“推动力”
镇党委书记做好“一线总指挥”,每月至少召开1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议,分别就落实工作、督查整改进行部署安排,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同向发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按照“责任分工、分区分片、网格管理、定人定责”的工作原则,实行镇、村、小组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全镇共组建网格93个、网格员93人,确保每一项任务工作有人盯、有人抓、有人管。
02
突出整治目标,聚焦重点增强“战斗力”
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结合“清洁乡村 绿美河源”百日行动等工作,重点围绕生产生活垃圾清理不及时,沟渠、池塘白色垃圾和漂浮物,背街小巷积存垃圾,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做到完成一处、销号一处,切实做到领导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同时,充分发挥“组团式”力量,鼓励群团组织、社会力量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累计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村民群众4569人次,“三清理”共46379处;“三拆除”242处,共10870.59平方米;“三整治”4136宗,农房微改造128栋;宣传发动村民落实“门前三包”3735户。
03
突出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增强“凝聚力”
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需要出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动村民群众主动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杂物,激发村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以广泛推动乡村治理积分制为契机,组织开展“晒晒我家小院”打卡活动、“美丽庭院”评选等“积分+”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截至目前,开展“积分+”活动10场次,参与村民1500人次。
04
突出督导检查,压实责任增强“执行力”
对5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实施三级网格化管理,抽调各部门干部组成督查小组,对各村小组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督查,形成问题清单,通报至所在村要求立即整改,实行即时发现、即时整改制度,按照“定责、定人、定点、定时”的方法,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增强整治行动执行力。截至目前,共发现问题168个,整改完成168个,整改率100%。
05
突出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增强“持久力”
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做到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先后制定《源南镇全域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试行)》《源南镇2024年度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建立保洁机制工作方案》等方案。同时,根据各村实际,因村制宜,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成立村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队伍,引导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生活习惯。
06
突出宣传发动,带动引领增强“影响力”
一是加强政策指导,全方位深化宣传内容。深入各村小组召开“家长会”、座谈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面对面为群众解疑释惑,派发乡村振兴应知应会小册子、村民明白卡共800份。二是丰富宣传载体,全领域形成宣传合力。通过喇叭响起来、抖音拍起来、宣传品发起来、志愿者马甲穿起来等多种形式,累计发动村民参与拍摄宣传视频等活动10场次,设计制作创意宣传品500余份。三是以宣传实效为导向,全过程强化结果运用。坚持把宣传成效、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等方面作为党员干部评优选优的重要依据,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效应,激励镇村干部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