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进程中,龙川县铁场镇直面镇域内产业基础薄弱、村民就近就业载体匮乏等难题,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通过打造“强村公司”+“富民工坊”的创新模式,铁场镇成功为群众搭建起家门口的就业平台,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成为激活镇域经济的强大动力和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走进铁场镇富民工坊顺嘉玩具厂的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裁剪、压线、填充等工序中,动作娴熟。不一会儿,一个个精美的毛绒玩具便在他们手中诞生。据顺嘉玩具厂主管叶聪介绍:“目前,工厂长期用工约70人,工人平均工资在3500元至4000元之间。2025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更多优质就业岗位,为铁场镇‘百千万工程’的推进和村民增收致富贡献更大力量。”
铁场镇通过“强村公司”+“富民工坊”的模式,有效整合了镇域内的富余劳动力资源,引导村民就近就业,实现增收。铁场镇党委副书记叶文捷表示:“铁场镇通过高效整合群众的闲散时间与劳动力资源,为群众搭建在家门口高质量就业的平台,助力群众妥善兼顾农业生产、家庭照料与经济创收,达成‘务农、顾家、挣钱’三者并行不悖。”
除了“富民工坊”,铁场镇强村公司还通过“强镇富村公司+项目”的模式,积极探索乡村镇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径。公司对体育赛事等项目进行开发、建设与运营,并引入20家美食商家入驻摊位,不仅增添了人间烟火气,还带旺了夜经济。2024年,铁场镇强村公司收入达到20万元。龙川县和美铁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墚介绍:“2025年,我们计划与政府签订协议,组建一支15人左右的街道管护与清洁队伍,负责街道秩序维护和卫生清扫清运工作。同时,将推动霍山红印示范带——均厚烘干中心的建设运营,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烘干中心正常运转。”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抓住了产业,就抓住了强村富民的“牛鼻子”。近年来,铁场镇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摸排各类资源,挖掘特色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更多差异化、特色化、接地气的 “富民工坊”,鼓励本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吸引外出村民返乡就业,持续放大“富民”效应,带动群众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增收,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展望未来,铁场镇党委副书记叶文捷表示:“铁场镇将紧紧抓住‘百千万工程’这一重大发展机遇,积极作为。一方面,通过多渠道招商引资,精心谋划项目,挖掘潜在项目资源,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进一步壮大镇域经济规模。另一方面,全力做好资金筹备和人员配置等保障工作,推动富民工坊顺嘉玩具厂提升产能和效益,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推动铁场镇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