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霸气、超飒…潮州元素“助燃”央视春晚《潮起舞英歌》)
满眼东方潮,盛世舞英歌
“最强过年氛围组”英歌舞
亮相2025央视蛇年春晚舞台
鼓槌翻飞,步伐铿锵,气势如虹!
歌手谭维维与英歌舞传人
一起演绎的《潮起舞英歌》
带来力与美的震撼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央视春晚,今年节目中融入了更多的非遗元素。在非遗创意节目《潮起舞英歌》中,“中华战舞”英歌舞与潮州大锣鼓的融合演绎气势磅礴,潮州音乐谱出浓浓潮州情。值得注意的是,歌手谭维维礼服上的潮绣也正是出自咱们潮州的工匠之手。
据了解,这首作品从一个想法到春晚上的呈现,历经近一年的时间。谭维维在《潮起舞英歌》中的表演结合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她将英歌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舞蹈搬上现代化的舞台。通过对节奏、旋律和编排的精心设计实现跨界融合,使整个演出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
“谭维维的团队来到潮州后,我们乐团组织了一场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的专场,观看过后就确定了要将潮州大锣鼓融入到她的歌曲当中,来参加2025春节联欢晚会,进一步交流了潮州大锣鼓的摇槌、摆槌,就是具有我们潮州大锣鼓演奏特色的一些内容知识。”潮州音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丁泽楷介绍道。
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原韩山师范学院音乐系主任、副教授刘锡梁,作为《潮起舞英歌》的联合作曲,将自创的潮州大锣鼓曲目《盛世欢歌》的引子融入这首歌曲之中。“满眼东方潮,盛世舞英歌”,潮州音乐与歌词、英歌舞的呈现相得益彰。大锣鼓宏伟的气势,描绘出祖国山河壮丽和万众欢腾的场景,烘托了这首歌的情景和气势。潮州大锣鼓独有的演绎形式与英歌舞表演相融合,也让现场表演气势磅礴,豪迈之气破阵而出。
节目中,歌手谭维维身着端庄大气的红色礼服,在中国年尽显东方气韵。其中,绝美的堆叠绣云肩便是潮州抽纱刺绣技艺传承人祝书琴和她的团队十天不辍打造的,上面绣制的牡丹立体饱满、光彩熠熠。
据祝书琴介绍,在接到合作任务后,她很快就锁定用牡丹元素来表达。“因为牡丹能代表我们国家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也象征着国泰民安。”立体垫高是潮绣独树一帜的技法,立体的金牡丹的设计可以突出地将其融合,充分体现潮绣“裸眼3D”的效果。
由于谭维维在节目中要进行一些动作展示,经过多方考虑和精细打样,设计团队最后决定绣制图案到坎肩和手套上,在表演动作舒展自如的同时又展现出潮绣的非遗魅力。
作为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潮绣,是典型的“慢工出细活”,需要一针一线细致绣制,然而此次留给祝书琴团队的时间却十分有限。祝书琴向记者说道:“算下来只有10天的时间,想到我们能代表潮州去接这个任务是非常光荣的,我就跟团队商量之后说,我们无论如何必须把它完成,大家有的绣手套,有的绣坎肩的背面,我就主打这个坎肩前面,天天晚上都加班,这个任务咱们不能给潮州丢脸,必须做好,做出成绩来。”
灯光交织,璀璨夺目,谭维维身穿这件精美的服饰倾情演绎,万众瞩目,潮州非遗再度迎来高光时刻。《潮起舞英歌》的表演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为一体,展现了中国文化多元而丰富的面貌。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同时也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5央视蛇年春晚《潮起舞英歌》联合作曲
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刘锡梁
通过这首歌也传播我们的潮州音乐。作为一个潮州人,作为一个一生从事音乐教育、音乐创作的人,有责任去弘扬我们的潮州音乐,潮州音乐除了“传”之外,还要“承”,还要“弘扬”。
2025央视蛇年春晚《潮起舞英歌》联合作曲
潮州音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丁泽楷
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更好地去传承我们的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去传承好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我们的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走出去”,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潮州音乐。
潮州抽纱刺绣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祝书琴
春晚用到非遗潮绣,是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肯定,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通过春晚、通过央视看这个演出,然后更了解潮州、认识潮州。以后我们团队还是要不断地努力,要把非遗的传承、创新做好,这样才能把它传承下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员 谭维维
这次节目是一个非常“燃”、非常有朝气、很有少年感的节目,希望全世界的朋友都能看到我们,听到我们中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