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成广聚)APP一键下单即可上门回收家具、衣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成为路面砖、路缘石,循环经济产业园“变身”“无废景区”“无废园区”……自2022年全面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广州已圆满完成《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确定的试点阶段性工作目标。目前“无废城市”建设进入深入推进阶段和持续推进阶段,广州“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和典型经验逐渐成型。
足不出户即可为家具衣物电器等安排好“余生”
“牛奶瓶投放前一定要清洗,不然就不能回收。”市民汪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家担当垃圾分类的“终端”角色,家里人分类好的垃圾是他最后拿去定点投放点投放的,“我投放前一定要再细分一遍。”
正确分类是垃圾有效处理的前提,广州以科技赋能,强化源头精细化管理,探索垃圾分类基层治理新模式。如白云区自2022年以来就在不断探索和完善新的站桶作业模式,启动垃圾分类“云站桶”志愿服务,以“新技术应用+激励机制配套”掀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监督的志愿热潮。“云站桶”值守模式鼓励居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在生活中养成分类投放的良好习惯。
如今在广州,不仅线下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蔚然成风,线上也可处理大件废弃物品。据了解,“穗好办”APP上线了“穗回收”服务,实现市民下单-平台分单-回收人员上门-回收再利用“一站式”服务,市民足不出户即可为不用的家具、衣物、电器等安排好“余生”。
垃圾分类好后,要如何完成中转运输管理?广州着力破解收运系统不成熟、垃圾混收混运等问题。如白云新城资源处理中心设置智能监控指挥中心、垃圾投料平台、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等设备设施,工作人员对垃圾处理现场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非生活垃圾混入便及时退回,避免生活垃圾“混装混运”情况出现。加强中转站精细化管理水平,助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而在终端处置环节,广州积极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建筑垃圾为例,目前建筑垃圾处理再生利用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主要分为再生建材和消纳处理两类。广州支持引导国内具备先进处理工艺技术的企业积极参与终端处理,回收的建筑垃圾可用于生产混凝土和水稳层,还能生成如人行道路面砖、路缘石、透水砖、河道生态护坡砖等高附加值新型生态建材。
循环经济产业园“变身”生态景观公园
“这哪里是垃圾焚烧发电厂?简直就是景区啊!”参观完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后,市民罗先生由衷感叹道。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仙村循环经济产业园内,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5000吨,年处理量183万吨,每年可提供绿色电力约8.39亿度。其处理的垃圾经烘干、燃烧、充分燃烧、燃尽后剩下来的炉渣只有原来的20%,炉渣经资源化处理后可以用来制砖、修路等,且因为其含有铝、铁、铜等金属,炉渣也可再出售。据介绍,除配套灰渣处理系统外,电厂还配备有烟气净化系统,采用双脱硫、双脱硝技术,烟气排放优于欧盟2000的排放标准。同时,该项目配套废水处理系统,废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在园区循环使用,实现全回收零排放。
据了解,电厂参照传统岭南园林风格进行设计,建成具有“水随园转,园因水活”特色的岭南建筑。同时,该厂以良好的生态园林景观为载体,打造工业旅游、循环产业、环保示范、科普教育等基地,树立垃圾焚烧行业的新标杆。
无独有偶,在广州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步行,精心布置的园艺景观和色彩鲜艳的慢行步道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花园。据了解,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是国内第一家固体废物处理领域3A级工业旅游景区,也是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
2022年4月,广州全面启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景观公园”是广州在“无废城市”建设中走出的一条创新路径。“无废城市”建设有关制度提出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动完善7大循环经济产业园智能化、生态化建设。广州依托7个循环经济产业园,构建起“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循环利用”的垃圾分类处理新格局,在国内首创“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景观公园”模式,以良好的生态园景观为载体,融入体验展示和科普教育,创造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的绿色循环产业园体系,让“无废景区”“无废园区”“无废工厂”成为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新标签。
“无废城市”建设完成试点进入深入推进阶段
广州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据了解,2022年4月29日,广州正式印发实施《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通过设置57项指标、55项工作任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标志着广州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启动。至2024年,广州已圆满完成《试点方案》确定的试点阶段性工作目标。
在总结建设试点经验基础上,2024年1月18日,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印发《广州市“无废城市”提质增效建设实施方案(2024-2025年)》,提出了35项工作任务和30项评价指标,标志着广州市“无废城市”建设进入深入推进阶段。2024年,广州强化生活垃圾调度管理,共处理生活垃圾809.5万吨,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新(改扩)建生活垃圾转运站75座,新增进站压缩转运能力1500吨/日。新增资源化利用处理能力,建成规划内分拣中心1个、消纳场项目1个、循环利用项目6个,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同比上升6%。
《工作方案》提出按照先易后难原则,组织开展“无废细胞”建设(“无废细胞”是指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培育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社会生活单元,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饭店、商场、社区、村镇、家庭等各类生产生活单元),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各类“无废细胞”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进而进行更大单元的“无废园区”建设,最终实现“无废城市”全域覆盖。下一阶段,广州将继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和群众满意程度,形成广州“无废城市”建设模式和典型经验,让“无废理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