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
何晓军刘胜等代表回答记者提问1月16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潮州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在媒体提问环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记者到场采访。何晓军、刘胜等代表围绕媒体关注问题分别作答,从不同角度介绍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奋勇争先的新成效新局面。
今年是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对“百千万工程”在潮州的落地实践非常关注,就此提问潮州取得的新变化新气象以及新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何晓军首先代表潮州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向新闻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潮州的支持和关心表示衷心感谢。何晓军说,潮州将实施“百千万工程”视为实现赶超跨越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以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更多可感可及成果,激发了新干劲、显现了新风貌、涌现了新业态、增添了新动力、汇聚了新合力,特别是仅用五个月时间完成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531公里沿线风貌品质得到全面提升,让入粤客人感受到全新变化;优质花鲈鱼苗成功培育,填补省内空白,实现向全省供应。
何晓军表示,潮州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锚定“取得新成果”目标任务,乘势而上、一鼓作气,聚力攻坚实施“百千万工程”,力争率先实现三年初见成效、干出样板。要在提升城乡风貌上取得新成果,纵深推进“三个三”攻坚行动,巩固拓展建设好广东“东大门”提升工程成果,全面铺开市级典型镇村分类培育创建,塑造潮味特色风貌。要在壮大县域经济上取得新成果,发挥“世界美食之都”品牌效应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海上风电、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要在改革创新突破上取得新成果,深化县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优化人才服务体系,不断释放县镇村发展活力动力。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潮州古城”等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起了广泛的热议和关注。南方日报记者提问,潮州“申遗”的信心何在?将从哪些方面推动工作?
对此,何晓军说,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潮州视察,殷殷嘱托言犹在耳。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潮州古城“申遗”,更是为潮州指明方向、加温鼓劲。作为潮州文化的重要载体,潮州古城保存完整,文物资源丰富,历史建筑众多,百姓生活延续着浓浓的烟火气息,是一座“活着的古城”。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潮州文化形态等级高、门类全、体量大、质量精,传统民俗完整保留、融入日常,工艺美术精益求精、自成体系,潮州获评联合国“世界美食之都”。
“我们希望通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梳理展现潮州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独特现象,更完整、更系统、更长久地保护这座千年古城。”何晓军表示,潮州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秉持“以申遗促保护,以保护助申遗”理念,举全市之力推进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炼普遍价值,凝聚申遗共识,全方位展示蕴含在潮州古城及潮州文化中的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追求,讲好潮州故事、中国故事。
何晓军还向媒体及各地朋友发出盛情邀约,欢迎大家前来吃潮州菜,品工夫茶,游山水宋城,体验潮文化,感受潮生活。
近年来,潮州加快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特别是建设省级花鲈良种场,填补了广东花鲈种苗培育产业的空白。人民网记者提问,潮州将如何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之路?
对此,刘胜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要求我们“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为潮州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明确了目标导向,明晰了方法路径。潮州将立足自身海洋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全面唱响向海而兴的“海洋牧歌”,努力为广东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探索潮州路径、作出潮州贡献。要在“去木换塑”上聚焦发力,坚持“疏近用远”,以“近浅海做减量、中深海做增量”为导向,加快传统网箱“去木换塑”升级改造,大力发展重力式深水网箱,系统提升生态效益和发展效益,争当全省“去木换塑”排头兵。要在“海水育苗”上聚焦发力,大力发展花鲈苗、鮸鱼苗等育苗产业,全力建设国家级良种场,打造集保种、孵化、繁育、销售于一体的海洋种质资源体系。要在“种高产田”上聚焦发力,推广鮸鱼、白花鱼等优良养殖品种,扩大陆基中高密度养殖范围,以技术赋能提升“亩均产量”和综合效益。要在“精深加工”上聚焦发力,依托“中国海鮸之乡”等金字招牌,持续深化一二三产联动,加快构建“海水育苗+网箱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预制菜研发+冷链仓储物流”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链条体系,全力打造粤东特色水产精深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