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建设是“百千万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美丽圩镇、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民生工程。本期“百千万工程”的“源城战法”,介绍了源城区紧扣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培育工作,大力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和美乡村建设,实现人居环境品质显著提升,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画卷”正缓缓铺展开来。
“七个一”建设,引领圩镇美丽蜕变
近日,记者走进埔前镇中心市场,看到整个市场干净整洁、宽敞明亮、秩序井然。市场内蔬菜区、肉类区等功能分区清晰明了,摊位上摆放着各种蔬菜、肉类、干货以及卤制品等,一应俱全。不少刚踏进菜市场的居民感慨“市场变漂亮了”“市场更加干净整洁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焕然一新的市场获得了周边居民的点赞,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攀升。
作为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镇,源城区埔前镇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以埔前文化广场为基础,以品质提升、惠民利民为标准,精心打造绿美生态小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坚持特色与实用并重,在美丽圩镇客厅、美丽示范主街等建设中融入埔前特色文化,紧密围绕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打造特色鲜明且功能完善的美丽圩镇。
随着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的扎实推进,干净整洁的示范主街、农贸市场、绿美生态小公园、岸绿水清的河道等项目相互映衬、连景成片,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在源城大地徐徐展开,生动展现了源城乡村的新风貌。
自典型镇村建设开展以来,源城区将美丽圩镇建设作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深化拓展“1+4+7+9+N”建设要求,推动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不断提升镇街(社区)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力推动城乡互促互补、各美其美、共同繁荣。
优化人居环境,焕新乡村颜值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加快培育“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关键一环。冬日暖阳下,走进源城区埔前镇陂角村,一排排农房整齐排列,错落有致,平坦宽阔的柏油路通村达户,多面原本红砖裸露的墙体焕然一新,“赤膊房”告别旧颜披“新衣”,沿路楼房外立面经过美化亮化后焕然一新,曾经杂草丛生的角落经过改造,变成了美丽小公园,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简洁古朴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之中。
农房风貌整治不仅提升了乡村的外在形象、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还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此地,不断提升当地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如今,埔前镇陂角村正积极推广“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充分盘活闲置资源,通过富镇强村公司引进优质公司共同建成杨家小院·棕榈岛,暑假期间日均客流量超1000人次,辐射带动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发展。同时,该村广泛动员村民将闲置庭院改造成为精品民宿、特色农家乐等,打造了杨家小院、白云墅、云山小院等优质民宿、特色农家乐和共享菜园,进一步增强了乡村的内在活力。
人居环境建设事关群众福祉,是“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重点,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工程。村容村貌的崭新变化,得益于源城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落实落细农村“赤膊房”美化工作,一体推进区、镇、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常态化开展“六乱”整治、“全民环境清洁日”等行动;集中力量开展城乡风貌管控提升和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全面完成“三类区域”房屋外立面提升及铁皮棚拆除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共拆除铁皮棚(瓦)11.7万平方米,提升房屋外立面6.2万平方米,实现镇容村貌提“品质”、增“颜值”、长“气质”,群众幸福指数持续上升。
“环境好了,感觉空气都清新了,心情自然也变好了。”源南镇白田村村民李胜九说,“我从田间地头移植了桂花、满堂红、金银花、嘉宝果、红枣等植物做成盆栽,既有‘意头’,又好看。”李胜九还用鹅卵石搭起小水池,营造“微景观”,原本空荡无物的屋前空地,如今变成小花园,当选“美丽庭院”示范户后,还吸引了左邻右舍来参观取经。
坚持绿色发展,厚植生态底色
绿色是源城的鲜明底色和独特亮点。近年来,源城区加快绿美生态建设步伐,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路径,坚持“三绿”并举,全力推动绿美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具有源城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活力。
绿色崛起是源城的发展定位,更是源城的特色所在。源城秉承“增绿就是增优势”“以绿为主,绿了就美了”的理念,深入推进绿美生态建设。通过积极开展“千塘万渠”清淤、“河力绿美”县镇村绿化、“村庄清洁·绿美源城”百日攻坚等一系列行动,充分激发了全民种树植绿的热情,并创新组织方式,丰富种植形式,高效快速、因地制宜推进增绿添美工作。源南镇白田村城市滨江公园获评市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同时,强化政企联合、党群联心,开展“一名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一片林”等系列活动,积极发动企业、社会团体进行认捐认种认养,累计筹集410万元助力区镇村绿化提升,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深入参与绿化。2024年,全区累计发动干部参与“河力备耕”、义务植树活动103场次,建设支部林、青年林等主题林101片,植树超14万株(含高速沿线),林分优化完成4500亩,完成率达100%,城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0.51%。
“以前这条水渠淤泥堆积,水质浑浊,我们连边都不敢靠近。”家住源西街道江源新邨的李秀梅回忆起往昔,眉头紧锁。但如今,站在刚刚完成清淤疏浚的水渠边,李秀梅眼中闪烁着喜悦。目前,源西街道不仅完善了“清四乱”水塘河道清淤工作机制,常态化推进“千塘万渠”清淤行动,还全面落实受益主体清理管护责任制,至今已投入人员780人次,清淤6233.5立方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源城区积极推动森林的生态修复和再生,通过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方式提升森林覆盖率和多样性,巩固提升源城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推进林业碳汇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创新,努力将森林碳汇功能价值变现,利用以“碳”换“贷”的方式,推动全市首笔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在源城落地,为“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