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烟火集市、星空营地……每逢节假日,位于河源东源县仙塘镇龙利村的贝拉小镇人潮涌动,大批游客前来“打卡”,观看龙狮表演、体验亲子活动,感受“高颜值、原生态、多业态”的乡村魅力。曾经的荒地变为如今的乐园,龙利村的华丽蝶变正是东源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缩影。
近年来,东源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以及得天独厚的绿色生态环境,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东源文旅产业接待游客量达80.49万人次,旅游总收益为4958万元,县域旅游热度不断攀升。
每逢节假日,贝拉小镇人潮涌动,大批游客前来“打卡”。
资源整合促发展
乡镇“抱团”聚合力
万绿湖是东源文旅的一张闪亮名片。陈剑云 摄
万绿湖作为东源旅游的“金字招牌”,在东源的农文旅发展版图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多年来,东源以万绿湖为龙头,持续擦亮特色旅游品牌。开渔活动、万绿湖畔音乐季等一系列文旅活动的举办,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奔县”成功。
已“出圈”的万绿湖如何持续推动东源农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立足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发展优势,东源提出“县城+万绿湖、灯塔盆地、东江、市中心城区”的县域联动发展格局,着力构建“一廊三轴十脉、四区多组团”县城发展体系。目前,已谋划县城补短板重点项目92个,计划总投资270.2亿元。
乡镇作为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是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一环。紧抓机遇,东源加大对万绿湖畔乡镇的发展力度,把新港镇打造成为县城连接万绿湖片区的战略支点。新港镇充分发挥毗邻万绿湖、渔业资源丰富的天然优势,以湖鲜产业为着力点,打造出了一条经营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碉楼社区粤菜美食街,沿线打造了34家餐饮店,促进该镇餐饮业蓬勃发展,增加镇内居民经济收入。
乡镇发展不能单打独斗,尤其是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要跳出乡镇谋发展。东源探索乡镇联合发展机制,创新推动地理位置相近、资源禀赋相似、产业融合发展的乡镇联合抱团发展。文旅资源丰富的新港镇与经济实力相对较强的仙塘镇结成“对子”,在文旅、消费等方面联合规划、共同发展。无独有偶,新丰江库区的新回龙镇、锡场镇以及半江镇也积极响应“抱团”号召,共同打造极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示范区。
优质资源串珠成链
农文旅新业态层出不穷
南园古村文化艺术节吸引了大批游客。受访者供图
“东江河畔好地方/铭德开基在仙塘/开枝散叶五百年/南园古村映红光……”夜幕刚刚降临,东源县仙塘镇红光村南园乡村大舞台上,南园古村村歌《南园民谣》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在红光村和仙塘村交界处,旧时圩镇摇身一变成为涵盖电商、美食、文创等多元业态的糖巢创客社区,吸引了一批批文艺青年返乡创业。10月,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河源赛区的比赛在此轮番上演,来自河源、惠州两地的音乐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演绎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音乐对决。
各式口味的烧烤、清爽解腻的水果茶饮……一到夜晚,香气从义合镇江湾夜市飘出,各类美食琳琅满目,市井烟火,满是生活气息。
南园乡村大舞台、糖巢创客社区和江湾夜市的红火,是东源开拓打造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据了解,近年来,东源将优质农文旅资源串珠成链,通过挖掘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品牌、打造创业平台,实现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蓬勃发展。
在拓展古村文旅业态方面,东源对南园古村的历史风貌古建筑进行了保留和修缮,采取“村集体流转+商家进驻”的模式,将房屋资源从村民手中流转至村集体用于商业开发。今年七夕,南园古村举办了第二届南园古村文化艺术节,交友游戏、村口市集、书法体验、客家非遗扎染体验、街舞演出、音乐碰头会等文化活动轮番上演,百年古村焕然一新。
在培育特色夜游经济方面,东源在万绿湖客家风情街精心策划了夜经济营业活动,激活了万绿湖“夜演、夜娱、夜食、夜赏、夜购”等夜市文旅消费。江湾夜市、红船茶馆依托义合镇东江国家湿地公园腹地区位优势,利用前眺东江、侧倚明清古建筑、环拥生态、红色和客家文化等资源,带动了东江画廊夜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贝拉小镇、“隐”营地等一大批当地民宿、露营地、网红打卡点也成为东源文旅消费的新增长点。
文旅产业导入之后,后续的运营该如何进行?东源加速打造乡村文化创意园区——糖巢创客社区,并通过举办创业大赛、提供产业帮扶资金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人才创业提供平台,发展多元乡村文旅业态。
曾经是一片荒野的东江画廊,如今已变为了“自然里”露营地。
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让县城从“火起来”到“红下去”
东源县坚持以全域农文体旅融合发展为重心,大力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旅游的“好产品”,离不开“吃、住、行、游”等基本服务功能的加持。东源大力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承载能力,更好适配农文体旅融合发展。
巧施“腾挪术”,精准破解文旅用地难题。东源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今年编制形成《河源市东源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推进农用地连片整理和零散闲置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截至目前,东源已优化入库子项目230个、面积6305.15公顷。将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30%用于公益性项目建设。
精绘“交通图”,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东源加快推进县域西环路、绿美环线路等道路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道路交通网络。加快东源县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市管网工程等项目建设,推动智慧停车设施建设。
施展“改革招”,以改革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如今,东源县政务服务中心的综合窗口可以无差别受理27个部门、1050个事项,而且不少事项可以实现“县镇村联办”,居民不必再跑回镇里。县政务服务中心单个窗口平均业务受理量提升40%、承接事项范围提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