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大量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由爷爷奶奶照顾起居生活和学习。但爷爷奶奶年纪大,文化偏低,照顾起来有时也心有余而力不足。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温暖和严格的教育管理,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纪律性不强,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此,惠来县关工委十分关注困境儿童,就如何护航健康成长开展专题调研,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加强调研,建言献策
惠来县关工委选取有代表性的农村中学——隆江襟江中学作为调研对象,通过与师生座谈、家访,发放230多份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调研,发现存在4方面主要问题:留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对不足,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有的存在厌学情绪,对学习缺乏兴趣;留守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较差,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而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无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和监督;小学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关爱和辅导机制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绩,惠来县关工委作了深入剖析并提出意见建议:加强家庭关爱陪护。父母外出务工,应经常联系,交流沟通,给予孩子有效的指导和关爱。时刻关注、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杜绝孩子在离开父母管束的情况下,沉迷网络游戏、电视,或聚群在外面游荡,接触或参与不良诱惑,沾染不良的社会习气。
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应担当主角,想尽一切办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留守青少年多关注关爱,有的放矢地关心开导。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增加生活的乐趣与情趣,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和班集体的温暖,最大限度减少由于亲子关系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加强家庭和学校联动。学校及时反馈学生在家和在校的行为表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家长多和学校老师沟通,及时掌握孩子情况,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正确引导。
通过调研,惠来县关工委及时向隆江襟江中学反馈意见建议,学校参照实施之后,在推动留守儿童教育关爱方面取得可喜进步,得到留守儿童家庭的高度肯定。
关爱纾困,排忧解难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刻领会关工工作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惠来县关工委开展“情系下一代,心系困境留守青少年”关爱行动,想方设法筹措经费,帮助解决一些困境青少年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2024年元旦前夕,惠来县关工委领导到县特殊教育学校慰问,到教室看望学生,与老师、学生亲切交谈,了解学校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县关工委主任周惠琴跟师生们说,特殊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期望老师们始终保持爱心、耐心、恒心,进一步规范日常教育管理,不断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早日融入社会,享受美好生活;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学习各项生活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该项活动共慰问县特殊教育学校学生198人,发放慰问金39600元,同时为该校老师赠送慰问品一批。
2024年春节前夕,惠来县关工委到前詹镇开展“关爱困境青少年,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动。先后探访慰问前詹镇后寮村、仙美村、铭西村共13名困境青少年,为他们送去爱心大礼包和慰问金。慰问组与孩子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健康状况,询问学习中的有关情况和困难需求,并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努力学习、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