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河源市龙川县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动员全县上下以龙川新城建设为牵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打造现代化县城示范样板,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龙川实践,在河源加快实现绿色崛起中奋力推动龙川全面振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释放新活力,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前三季度,全县GDP126.82亿元,同比增长4.0%,增速领跑全市;龙川新城起步区41个优质项目蓄势待发,“秦汉岭南第一古镇”焕发新活力;大洋村、龙邦村、桂林村广袤大地上,油茶、航天稻、桂林茶喜迎丰收,村民喜笑颜开。
秋冬时节,龙川这座岭南古邑,处处都是丰收、忙碌景象——县域“2+2+2”主导产业协同发展,“4+1”产业集群加快向百亿级十亿级迈进;“富民工坊”“物业圩镇”、集中建房、土地流转成绩斐然,24个乡镇城镇建设能级大力提升;全县32家强村公司,闯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激发澎湃内生动力……“百千万工程”在千年古县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鸟瞰龙川县城风光。龙川县供图
发挥县域优势 现代化县城示范样板呼之欲出
在龙川县城幸福大道一侧,龙川商会大厦、龙川县人民医院新院等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58.2平方公里的龙川新城包含佗城、幸福新城、龙台山、宝龙新城等片区。
“干出一个像样的新城。”这是省委、省政府赋予龙川县新时代的历史使命。龙川县委、县政府坚决扛起主体责任,高水平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力提速龙川新城开发建设。
坚持规划先行,梳理形成起步区规划方案和首批启动示范项目。坚持产城融合、城产一体,稳步推进龙川新城产业规划布局工作。如今,龙川新城起步区41个优质项目蓄势待发,“秦汉岭南第一古镇”焕发新活力,现代化县城示范样板呼之欲出。
走进丹尼玩具(龙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生产线前紧张忙碌地工作。从2021年产值1.49亿元,到今年预计产值16.5亿元,丹尼玩具(龙川)有限公司产值3年增长超10倍,并在全县5个镇建设“富民工坊”7间,带动就业超500人,年发放工资超2000万元。
近年来,龙川坚持制造业当家,深入实施 “五大提升行动”,聚力“2+2+2”主导产业、“4+1”产业集群,在制造业当家取得新提升中力争上游,具有龙川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目前全县“一园四小区”共落户企业155家,其中上规企业5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7家,合同投资总额近320亿元。
工业园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龙川探索“双向飞地”新模式,在深圳宝安区创建全省首个“反向飞地”园区——龙川(宝安)科技创新中心,建立“前店+后厂”“总部+基地”“研发+生产”“创新+孵化”宝龙产业共商共建共享新模式。
走进全县各镇“富民工坊”,现场一派忙碌景象。自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龙川组建“富民工坊”,构建企业与村民“共赢纽带”新路径。目前,全县“富民工坊”68间,带动村集体增收25.8万元、灵活就业2108人次、人均增收约3万元,助力企业增产2.13亿元。
加快培育“1+3”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龙川山茶油”获批国家地标产品,种植面积达45.6万亩,年产值超20亿元。“绿色版图”持续扩展。今年,新增森林面积1.76万亩,建设7755个“美丽庭院”,打造4条绿美生态建设示范带,绿美生态建设深入龙川新城、典型镇村。
龙川县工业园厂房林立。龙川县供图
结合镇域特色 新探索新举措激活“镇能量”
走进龙川县麻布岗镇,街道宽敞,道路整洁,市场摊档井然有序。在镇上的商业区等公共区域,还出现了便民充电桩这一新事物。
乡镇是联城带村的关键节点。去年9月,龙川县在全市率先探索“物业圩镇”模式,并在县域副中心——麻布岗镇先行先试。麻布岗镇与有大城市物业管理经验公司合作,成立全县首家强镇公司,承担农贸市场运维等工作,用市场化思维推动圩镇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为全县圩镇建设提供一套成熟、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一年多来,在市场化运营与社会化服务“联姻”下,麻布岗镇按下高品质建设圩镇的“快进键”,不仅解决了圩镇长期占道、乱摆乱卖经营难题,还探索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今年以来,麻布岗镇建设了美丽乡镇入口通道、美丽示范主街、美丽圩镇客厅等设施,高品质的管理建设让麻布岗成为周边乡镇居民安居乐业的首选地。
作为龙川县工业园区的“后花园”,登云镇为充分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由强村公司、“富民工坊”牵头,在辖区内设立“妈妈岗”,为在家育儿的“宝妈”提供灵活就业渠道。目前,全镇共有7家制造业、纺织业类“富民工坊”设置了妈妈岗,提供就业岗位近100个,可吸纳数100名妈妈群体实现再就业,真正将“富民工坊”打造成发展之坊、富民之坊、创新之坊、暖心之坊。
同时,登云镇还通过“村BA”点燃乡村夜市经济,把工业园企业的招聘信息“搬”到夜市,“办”在晚上。龙川县工业园20多家企业通过“夜市经济”推介,与100多名群众达成用工意向,有效带动群众灵活就业。
丰稔镇通过盘活镇村闲置土地资源,动员外出能人返乡创业,组织本村及周边村的老人妇女从事艾粄、灰水粽、凉粉、月饼、油果、豆糕等客家地区传统小吃生产,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四都镇“富民工坊”打造“共享直播间”,为返乡大学生提供直播场地、设备以及主播培训等业务。今年完成主播培训3场共18人次,开展直播带货21场,直播间观看人数42万人次,商品曝光159万次,总销售额129.22万元,实现“小屏幕”链接大市场,联农带农效果明显……在龙川大地,镇域经济澎湃着高质量发展强劲动能。
佗城镇佳派村集中建房点,已经完成排水排污管道铺设及绿化种植等工作。佗城镇供图
用好村的资源 构建村民村委多方共赢新局面
在佗城镇佳派村、通衢镇玳瑁村农村集中建房示范点,房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进行,不久后80余户村民将圆“安居梦”。
落实农村宅基地改革,对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基层治理有着重要意义。今年来,龙川县深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围绕“集约土地、统一规划、户有所居、三生融合”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村闲置土地盘活利用、农村住宅建设新路径。
集中建房试点由镇政府牵头统筹规划,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在前期土地流转、“三通一平”等各项工作完成后,宅基地采取“一户一宅”原则,面向具有本行政村户籍的村民进行公开竞价,以择位竞价方式进行分配。竞价所得资金在去除基础设施投入之后,剩余部分将返还至村集体进行管理使用,让村民更好地共享这一发展红利。
玳瑁村集中建房试点已修建了文体广场、老人活动中心,同时还将修建长者食堂、湿地公园等配套设施。随着这些项目的落成,玳瑁村将实现美丽蝶变。
为破解集中建房选址地块土地流转缺乏资金难题,佳派村创新吸纳四甲叶布村闲置资金50万元投资此项目,每年可为四甲叶布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5万元,形成互利共赢局面。
走进通衢镇玳峰村,一眼望去,500多亩连片种植的玉米横竖成行、井然有序。这是该村实施土地“预委托、预流转”“季节性流转”模式之后,规模化种植玉米带来的成果。
为解决农村土地撂荒、地块分散、种植收益低等问题,通衢镇创新推行“预委托、预流转”“季节性流转”“土地入股”等土地流转模式,不仅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还实现了村民、村委、种植大户多方共赢——村民有地耕、有租金、有就业;村委会整合分散、撂荒土地后,有发展自主权;种植大户减少土地流转工作量。
目前,通衢镇广福村、玳峰村实现整村土地流转,全镇实现土地规模化种植4800亩。其中,水果玉米年总产值约1229.6万元,每年利润约487.2万元;甘薯年产值25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镇种植面积达1560亩。2023年,通衢镇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数超3500人次,村民协助企业生产的工资收益约5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32万元。
铁场镇“富民工坊”内,村民正在忙碌工作。张浩森 摄
亲历者说
鹤市镇河布村党支部书记吴周琴:发挥个人专长,带动村民致富
黄杨树、桂花树、金香柳……走进鹤市镇河布村,各式葱茏的树木与鳞次栉比的屋舍构成一幅绿美画卷。
河布村全村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鹤市镇10个村(社区)中资源禀赋较差的村。如何挖掘自身优势,助力“百千万工程”?
“我们村最大的优势是花木资源和花木种植、管护人才。”种植花草树木是河布村党支部书记吴周琴的一大爱好,2011年河布村建设村广场时,作为村干部的吴周琴就提议由河布村自行配套广场绿化,并最终用最少的资金做出较好绿化效果。
10多年来,吴周琴边种边学,边琢磨当地气候,以及花木生长习性。在他的带领下,十几年下来,河布村积累了不少花木资源和种植、管护经验,累计培育各类苗木超3万棵。
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今年3月,河布村强村公司正式成立,开展花木种植、销售、管护等业务。该公司不仅对全村各类苗木进行常态化养护,并且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承接本镇及周边镇村公共绿化种植、养护等服务。
目前,河布村强村公司已承接多个苗木种植及管护合同,总额90余万元,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公司还吸引了3名年轻人返乡参与管理运营,绿化管护队伍达15人。
为推动村庄绿化实现常态化、长效化管护,河布村将村内绿化管护与村集体经济增收有机结合,建立“以木养木”循环经济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和“绿富双赢”激励机制,引导村民、村民小组以资金入股、树苗种植等形式参与强村公司的运营。
“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政策利好下,3月以来,强村公司苗木经营收入已经超过100万元。”吴周琴说。
鹤市镇道路两旁树木葱茏。鹤市镇供图
案例
双华村: “强村富民”蹚出新路径
地处龙母镇的双华村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曾面临资源匮乏、就业机会少、年轻人大量外流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改变这一现状,今年7月,双华村结合村情民意,因地制宜,探索成立村级强村公司——龙川县双华村经济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双华村强村公司”),以党支部领导、市场化公司化运营、老百姓受惠的发展模式,蹚出“强村富民”新路径。
双华村强村公司把用工需求和本村富余劳动力衔接起来,创新推出“庭院管家”服务,业务涵盖居家老人管护服务、园林管护修复、别墅外墙清洗等特色服务。“我们通过走访,发现由于村里外出人员日益增多,家庭方面的卫生环境缺乏管理,这方面的市场需求较大。”龙母镇双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邓碧强说。
于是,双华村强村公司将发展定位放在庭院管护、家政服务方面,公司成立至今,已承接项目9个,营业额达48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60多人实现再就业。
走进双华村,强村公司的“家政”服务团队忙碌于各家各户之间。他们手持专业的清洁工具和园艺设备,为村民的房前屋后和美丽庭院带来了一场“美丽蝶变”。在他们的精心打理下,房屋外墙焕然一新,庭院里的花草树木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主要负责房屋前后绿化工作,包括墙面清洗、地面污垢清除。”双华村村民邓云表示,在强村公司上班,不仅能增加家庭收入,还能照顾家中小孩、老人家,一举多得。
除了“家政”服务,“强村公司”还积极扩展其他业务,例如通过承接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接外部企业单位业务,为企业单位提供各方面后勤保障业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优先招募本村村民参与施工,为村民提供劳务就业门路,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双华村强村公司的发展壮大,是龙母镇以市场化运营模式,盘活各方资源,握指成拳、抱团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双华村强村公司的引领,辐射带动当地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构建了多元化增收渠道,增强了乡村振兴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