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把实施“百千万工程”作为全市各级工作的总抓手,迅速建立市、县两级指挥机构和镇街工作机构,统筹各方面力量,以“头号力度”全面推进,实现“第一年开局起步”目标。
2023年,全市GDP、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进出口总额、社会用电量和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速列全省第一;2024年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省前列。
聚焦指挥体系,着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奋战“百千万工程”,离不开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去年以来,我市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第一副总指挥的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1个工作指导组、7个工作专班,均明确牵头召集的市领导、牵头负责的市直单位、具体参与的成员单位,实现各项重点任务无缝对接,构建起指挥有力、上下贯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建好各级指挥协调机构:建立市指挥办每月例会、专班联络等工作制度和重点任务上墙、典型镇调度交流等工作机制,加强向上沟通、横向交流、向下指导,有力保障市指挥部高效开展工作;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成立相应工作机构、配备工作力量,完善市县两级指挥部办公室联络机制,推动各乡镇(街道)建立指挥协调机构、设立专职工作人员,组织举办全市各乡镇(街道)共88名专职工作人员专门培训,在全市建立起一贯到底的指挥体系。
阶段来,市委多次召开全市“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示范镇村创建工作现场会,并组织5个县(市、区)党委书记、30个镇(街)党(工)委书记到清远市佛冈县水头镇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持续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谋划推动、细化工作落实。
聚焦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实力
县域强不强,关键看产业。我市突出做强特色产业,服务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吉林石化ABS、美国GE、广东蓝水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投产,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自2023年3月全面投产以来已完成产值1900亿元,吸引巨正源、伊斯科、纳塔等石化下游项目落户;神泉海上风电项目116台风机全容量发电,新型储能、高端海工装备制造等项目落地建设,海上风电五大部件全要素全链条聚集。同时,我市推动金属、服装、制鞋等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今年有17家企业入选“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此外,我市还规划设立4个现代海洋牧场养殖区,着力打造揭西“山珍”、惠来“海味”、揭东普宁“潮乡潮韵”预制菜品牌;立足优势发展电商物流产业,全市快递业务量保持全国、全省前列;2023年新培育跨境电商市场主体34家,跨境电商出口额是2022年的3.8倍。
推动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重要途径。我市以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为建设核心,融合揭阳高新区、惠来临港产业园,打造“一核双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和莞揭合作区,着力打造园区平台。2023年承接海内外特别是珠三角地区项目17个、总投资252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56.84亿元、增长795.8%;今年1~6月再承接产业转移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86.77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73.74亿元,增长75.4%.同时,我市通过对口帮扶、协会共建、“反向飞地”等形式,加快建设县区产业合作园,引进万洋集团建设高标准工业厂房, 普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平台累计落户珠三角企业66家;研究出台产业转移、要素支撑、降低成本等优惠政策,发布“揭阳工业企业100强”,2023年以来全市10个重点产业园新增入园企业153家;聚焦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建立揭阳市产业创新联盟和八大创新平台,推动成立揭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揭阳市海上风电协同创新中心、国际氢能技术研究院、农业产业创新服务中心等平台,榕江实验室新材料加工应用中试基地等重大科创平台建成运营。
招商引资是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我市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重点招商项目亲自谋划、亲自洽谈、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落实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每月至少一次外出招商。根据产业地图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每月发布招商引资“三张排行榜”。2023年,我市共引进项目646个,计划总投资超1400亿元,项目数是2022年全年的6.5倍,氢能关键设备制造、东粤化学等一批优质项目落地建设;今年1~9月,全市签约项目383个、总投资721.79亿元,已履约项目312个、履约率81.5%.
聚焦人居环境,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美丽圩镇建设是推动城镇建设的重要抓手,对发挥镇一级联城带村功能至关重要。我市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惠来县被确定为全省建设试点。去年创建揭东区埔田镇、普宁市里湖镇、揭西县棉湖镇、惠来县隆江镇等4个省定“典型镇”,今年加快培育第二批18个典型镇,带动全市乡镇结合实际加快建设步伐;扎实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共建成美丽乡镇入口通道59个、美丽示范主街58条、房屋外立面提升样板8608栋、美丽圩镇客厅50个、绿美生态小公园111个、美丽河道(碧道)164.06公里、改造提升农贸市场54个。
和美乡村建设,正实现乡村发展的“美丽蜕变”。我市统筹推进治污、治水、治厕、治房、治绿、治风(风俗)“六治”,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垃圾处理、生活污水和农村厕所“三大革命”,累计完成2832个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整改农村问题户厕4859座、问题公厕426座,“干净整洁村”实现全覆盖,73.8%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加强村庄建设规划、农房风貌管控、农房建设规范,累计完成存量农房微改造6571户,建设或改造绿色农房1048户,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带19条;开展“千村万池百里河道”清淤行动,清理淤泥479万立方米;创建5个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2个镇、127个村入选省级示范镇、示范村。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深入推进绿美揭阳生态建设,开展“党旗红·乡村绿”专项行动,发起“我为家乡种棵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创新开发应用“我为家乡种棵树”微信小程序,上线“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1925个,共募集资金约1.5亿元,累计种植苗木超过203万株,建设绿化美化示范村71个,打造揭西县旧住村、惠来县滨海景观带等12个省市绿美示范项目。今年以来,全市县镇村植树146万余株,超过年度植树计划78.62万株。同时,建设绿美广东优质苗木储备基地(粤东片区)和4个保障性苗圃基地,全市储备苗木700多万株,全面保障绿美揭阳行动苗木供应。
聚焦公共服务,着力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高效便利的基础设施正不断提升群众生活获得感、幸福感。我市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在完成全域镇通行政村公路“单改双”的基础上,实施县城通乡镇、通产业园区、通高速公路出入口“三个方向”道路改造提升,49个项目完成投资18.6亿元;建设“四好农村路”206.6公里、美丽农村路244.5公里,实施村内道路路面硬化21638.55公里,全市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率96.39%;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新(扩)建污水处理设施5个,新增城镇污水管网604.214公里、城镇污水处理能力10.35万吨/日,榕城区中部、北部2个水质净化厂建成通水;全面推进燃气“建管”“采售”分离模式改革,市区新建燃气管道200.1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2.73万户,全市燃气普及率从14%提升至31.85%,市区居民用气价格粤东最低。
教育、医疗、养老关乎千家万户。我市持续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深入实施教育、医疗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去年以来实施教育项目502个、医疗项目226个,新增公办优质学位4.67万个,新增三级公立医院3家、省级重点专科5个,新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家推荐标准8家、国家基本标准15家;建立健全乡镇学区内教师“走教”机制,推动教师在学区内学校之间流动顺畅,补齐乡村学校师资配备不足的短板;整合全市居民个人诊疗信息、全市医疗资源信息、便民服务功能,开发具有揭阳特色的“揭健通”健康便民服务小程序,于今年5月底上线运行,更好满足群众“看好病、负担轻、服务好、就近就医”需求;统筹抓好城乡养老服务,投入运营5个县级养老服务中心,推动10个镇(街)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提质增效,延伸建设35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以环境之优谋发展之进,我市深入开展政务服务“三个最”工作,创办“急难愁盼我来办”平台,落实好“企业联络员”制度,完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在全省地市中率先出台“免证办”制度,全市“一件事”集成服务事项630项,办事时限平均压缩83.7%,发展环境实现根本改善。同时,扎实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三张清单,组织开展失信人员、失信企业“清零”行动,揭阳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从2021年12月全国255位、全省末位攀升至全国100位左右、全省前8位。
聚焦改革创新,着力激活资源要素保障潜力
以改革开路推进“百千万工程”,我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一县一策”出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聚焦“百千万工程”、优化发展环境、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发展、招商引资、外资外贸、绿美揭阳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谋划提出一批“集成式”改革事项和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率先开展警务综合改革、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农民集中式住宅建设等改革试点,揭阳高新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创新型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经验获省委编办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并获评全省工业稳增长“优秀”县(区),诚信环境建设、绿美生态建设等创新做法获上级肯定推广;用改革办法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力推“三个最”政务服务、招商引资“三张排行榜”、镇街综合执法改革、燃气管网“建用分离”等特色改革;聚焦构建县域产业发展、镇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两项动力机制”,优化镇街财政管理体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权益与村(社区)干部待遇挂钩激励机制,进一步“放活”权限、“盘活”资源、“激活”要素。
注重总结经验、创新方式方法、整合资源力量,是我市强化“百千万工程”总抓手作用的有力之举。围绕提高基层干部“能力”、激发比学赶超“活力”、凝聚齐抓共建“合力”,我市优化创立“大讲堂”“大擂台”“大联合”三项工作机制。“大讲堂”,即揭阳市“百千万工程”远教大讲堂,重点围绕“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乡村绿化等中心工作,按“一月一主题”安排课程,常态化培训基层党员干部。“大擂台”,即定期召开“百千万工程”建设现场推进会、举办市城镇建设及乡村振兴工作调度交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和“亮诺亮绩亮牌”行动,激发全市上下创先争优、赛龙夺锦的激情与活力。“大联合”,即围绕“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发挥社会力量重要作用”“激发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三个方面,制订落实具体举措,凝聚齐抓共建合力。
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需要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我市落实“双百行动”,市委市政府与华南理工大学谋划共建科技创新、招才引智、人才培训、城乡建设技术服务“四大平台”,推动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与相关高校确定合作项目72个;组织64个乡镇与70家建筑企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共结对帮扶项目106项,实施“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合作项目510个,帮扶资金和物资合计2.139亿元;发挥各群团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同乡会和各级各类媒体作用,加强宣传发动,组建专家智库,举办“揭阳企业家大讲堂”等活动,在全市营造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浓厚氛围,涌现出揭西县外出企业家一人捐资3000万元支持家乡一条大街升级改造、惠来县乡贤一人捐资5500万元扩建一所中学等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