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我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项目——潮安区凤塘镇南陇村吴厝工业区 FTNL 2024—01地块,在潮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顺利完成网上挂牌公开出让(成交价421.68万元)。这是我市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激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又一成果,实现了全市集体土地入市零的突破。
有助于增资扩产 拓展发展空间
10月12日上午,在潮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潮州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监管协议签订仪式和入市成交确认环节接连举行,标志着我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潮州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监管协议签订仪式。
潮州市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交确认。
“我司成功竞得凤塘镇南陇经济联合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FTNL2024-01使用权,这既是荣幸,又是动力。”潮州市升泽陶瓷材料有限公司法人许哲坦言,因历史遗留问题,该公司原有用地手续不够完善,虽有增资扩产、拓展发展空间的想法,但用地上受到一定限制。了解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项目后,该公司主动查阅相关政策、文件,积极参与土地竞买,并于近日顺利拿地。这不仅能满足公司增资扩产的需求,也有利于更好实现融资抵押,解决资金困难问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接下来,我司将尽快编制建设方案,争取早日启动改造,将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南陇村作为潮安区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出让试点,对此我们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两委会传达相关精神,积极配合政府完善各项手续,主动与原土地使用者沟通并取得支持。”凤塘镇南陇村党委书记陈礼和告诉记者,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仅规范了用地管理,提高了村集体收入,还解决了企业需求,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时,相关的手续和方案得到了社员代表的一致支持并通过。接下来,我们会持续跟进企业的建设工作,争取帮助企业早日建成投产。”
探索唤醒“沉睡”土地有效路径
当前,农村存在大量闲置建设用地,既不能上市交易,也无法抵押贷款,很多企业却面临“用地难”“融资难”等问题。2023年,潮安区入选为全国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地区。以此为契机,潮安区努力为解决难题探索新路径。
潮安区副区长李汉钿介绍,试点以来,潮安区在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制定《入市试点实施方案》和《实施办法》、出台调节金的收取、分配、使用管理制度等入市配套政策,印发《入市工作指引》《交易操作规程》,有效实现了入市交易流程标准化、规范化。
示范文本。
为推进集体土地实质性入市流转,潮安区结合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选取了南陇村吴厝的一宗存量用地作为入市试点地块,通过“三旧”改造完善历史存量建设用地手续,完成土地使用权登记后,促进宗地入市流转。本次地块的成功交易,是潮安区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唤醒“沉睡”土地的有力探索。
协助潮安区自然资源局制定公开挂牌出让规程、开发上线潮州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交易系统、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内设机构进行调整,专门设立自然资源交易部……这是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有效举措。
交易信息。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任金群力介绍,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市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办公室)积极协调,大力推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健全内设机构设置,开发交易系统,规范出让流程和交易行为,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确保交易行为合法、公平、透明、高效。
此次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成功交易,为推进我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拉开了精彩序幕。接下来,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将加强指导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聚焦公共资源交易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作用,推进我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交易高质量、高效率开展,助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潮安区表示,将健全完善入市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快推动其他成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程,多渠道多方式拓宽农村集体收益,坚持边探索边总结、按照“成熟一宗、实施一宗”原则,推动更多地块入市流转,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活力,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提供更好国土空间支撑和资源要素保障,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