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中华武术的浩瀚历史中
今天
就让我们从武术和历史的角度
探寻龙川黄家拳的起源、发展与特点
感受这一中华武术瑰宝的独特魅力
龙川黄家拳,起源于清朝时期,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作为客家地区武术的代表之一,具有南拳朴实、大方、实用的风格,其传承与发展脉络对于研究河源客家地区的人文历史、体育运动、拳法传承等具有重要价值。
《龙川县志》记载,“清代,浙江泉州北少林高手铜品禅师因触犯官府遭到追捕而出逃,后流落到本县石坑洋贝,被黄石山收留。为报答黄石山的恩情,遂收黄石山之子黄升命、黄书命为徒。几年后,因铜品禅师返乡途中亡故,黄氏兄弟又拜师南少林黄猴、李铁品。经过不断磨炼,集众拳法于一身的兄弟俩同时考上武举人。考取功名的黄氏兄弟,为了把自己所学的拳法发扬光大,于是苦心钻研,创编了独具一格的‘龙川黄家拳’。黄书命之子黄大旋深得真传,便开始在村里开馆授徒,教授村民拳法,以正心智健体魄。渐渐地,‘龙川黄家拳’在当地广泛传播,甚至有人从惠州、海南来拜师学艺。”
目前
龙川县现有黄家拳馆2家
传承场所共260多平方米
正式弟子100多人
黄辉洪是龙川黄家拳第七代传人,自幼随祖父及父亲系统学习黄家拳套路拳法与医术。2000年,他熟练掌握黄家拳套路与拳法。2016年在龙川县两渡河开设江夏堂武馆授徒,至今正式招收徒弟12名。2018年至2020年,他考取了多项武术证书。2022年6月受聘为龙川县东江武术培训中心武术顾问。2024年建设了黄家拳传承基地,积极推动黄家拳的保护与传承活动,参与黄家拳学习的学员近1000多人,范围遍及龙川、兴宁、五华、东源、惠州、深圳等地。
通过近40年的实践与感悟,黄辉洪已熟练掌握黄家拳的套路、要领,其拳法特点为快速灵活、手法多变、刚中带柔动作舒展,融合了少林拳、李家拳、咏春拳等。主要脚法有麒麟步、马步、后蹬脚、侧蹬脚等,主要手法有搭、标、拦、摊、分掌等。套路以守为功,连消带打,左右兼顾,来留去送,演绎蟒龙柔而含刚的吞吐之风、蛇扑蛙之速。步法稳健灵活,有 “定步如坐钟,活步似浮云” 之称;手法讲究攻防技法配合,招式变化莫测;腿法凌厉速疾;桥法多样。
四平马步、撗裆步、丁开步、弓步、虚步、前点步、坐步、跪步、麒麟步、歇步、坐盘、交叉步等,步法稳健而灵活,快速而多变,有“定步如坐钟,活步似浮云”之称。
有搭、标、拦、摊、龙爪、虎爪、豹爪、蛇舌标指、鹤嘴等,讲究攻防技法配合,招式势势相连,变化莫测。
有勾腿,踩腿,钉腿,摆腿等,腿法凌厉而速疾,“脚法快似流星”多屈膝性腿法,一发连环,更兼手脚齐发。
有圈桥、缠桥、盘桥、沉桥、劈桥、攻桥、膀桥、截桥、架桥、穿桥等。
有少林拳、连环拳、十三式、小梅花拳、李家拳、梅花桩功、蛇舌拳。
此外还有多种拳术及器械练习,有双头棍、长棍、补刀、日月乾坤刀、八斩双刀、虎尾三叉、板凳,包括打旋转木人桩,二人拆招对练分解招式,扔沙袋可二人或三四人同练,练时一方用力向对方猛掷,对方用爪抓挒(左右手均可),然后迅速地向对方再猛烈重复转续练习,要求投掷速度要快,劲力要大,以练习指、腕的力量及眼力之灵敏度。
龙川黄家拳讲究意念结合,全身运动,能满足群众强身健体需求,对增进社会团结互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武术发展整体陷于低谷,黄家拳许多拳法濒临失传,亟待保护。
龙川黄家拳进校园
为推动黄家拳的传承与发展,第七代传人黄辉洪坚持三步走:一是创新保护,走访民间武术能人,切磋武艺并到外地拜师学艺、交流学习,对黄家拳进行创新优化;二是大力推广,积极开展进校园活动,参与展示展演近110多场次,多渠道推广黄家拳;三是基地保护,2024年自筹资金建设800多平方的黄家拳传承基地,以基地为载体,开展展示、传习活动。
龙川黄家拳传承基地揭牌
未来,黄辉洪将不忘初心,坚持创新,在不断提升自己武艺武德的基础上,积极传艺授徒,推广传播,为龙川黄家拳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