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未退
炎热依旧笼罩着大地
但这丝毫阻挡不了
“榕江入海流”报道组探索的脚步
带着好奇与敬畏
我们满怀热忱地来到了洪阳河
用心感受每一处风景、每一个故事
期待着能为读者揭开洪阳河神秘的面纱
展现它独特的魅力
洪阳河自南向北流经普宁市洪阳镇。林碧鸿 摄
洪阳河为榕江一级支流
发源于普宁市大坝镇大尖山南麓
由东而西进入洪阳镇后
改为由南而北流向
流经南溪镇和榕城区梅云街道
在神港注入榕江干流南河
全长24千米,流域面积189平方千米
洪阳河流域图。阿龙 制图
探寻古城遗迹
领略文化厚重之美
洪阳河在骄阳的映照下波光粼粼,仿佛闪耀着光芒的绿丝带。河水缓缓流淌,潺潺向北,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们沿着河岸前行,来到普宁古县城洪阳的大街小巷,感受着秋风中夹杂的丝丝热气,洪阳城的宁静与美丽。
据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普宁设县,万历十四年(1586),定县城于洪阳。洪阳作为普宁县城至1949年,有363年的历史,是一座有着厚重文化沉淀的古城。按传统说法,在置县之初,需建三大官方标配建筑:学宫、城隍、县衙,即以之教民、保民、管民。报道组在洪阳镇政府相关人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了普宁学宫。
普宁学宫位于洪阳河东岸。林碧鸿 摄
走进普宁学宫,仿佛踏入一段历史的长廊。历经400多年的岁月沉淀和风霜洗礼,学宫仍矗立于洪阳镇西村小巷中,是目前普宁境内绝无仅有的古代官方大型建筑。学宫背依小丘,前临内城河,保留明清宫殿建筑特色,雄伟壮观,古朴大方。其主体建筑依纵轴线排列,依次为照壁、棂星门、泮池(已填)、前厅、两厢房与庭院、大成殿、后院与后厅。主殿壁面有岳飞题匾“太和元气”。进门西侧有历经数百载的梧桐树、古井“龙珠甘泉”。后山有一座惠风亭,是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胜利后,潮梅地区共青团第一支部的诞生地。
“未建县衙,必先建学宫”,洪阳城最先布局建设的便是学宫。据介绍,普宁学宫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经数次重修扩建,清康熙六十年(1721)大修。民国九年(1920)设为县立第一中学。2015年12月,普宁学宫由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采访组在普宁学宫合影。林碧鸿 摄
沿着学宫前的小溪南行、东转,过小桥,绕村舍,我们步行来到普宁城隍庙。城隍庙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城隍庙前后为三厅二天井宫殿式结构,共三进十一间,东西宽约27米,南北60米,总建筑面积约1620平方米。前厅为三山门,门楼左右供奉马官,门风左右为千里眼、顺风耳,中厅正殿供奉城隍爷塑像。后厅分三殿,分别供奉城隍夫人、准提菩萨、十八罗汉、后土娘娘和十殿阎罗,体现了中国佛道儒合一的思想精髓。
富丽堂皇、古香古色的普宁城隍庙。林碧鸿 摄
与城隍庙毗邻的是一座清康熙年间建立的文昌阁,因虎门销烟民族英雄林则徐病逝于此,今天已经辟建为林则徐纪念馆,供游人参观。
林则徐纪念馆。林碧鸿 摄
踏访虎头埔古窑见证粤东文明之光
行走于洪阳古城区,300多年县城历史文化,都融汇在大街小巷之中。而历史更悠长的,是在洪阳河支流后溪的支流灰池水(即榕江三级支流)西岸、普宁市广太镇绵远村东南部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虎头埔古窑群。它的发现,将榕江流域的人文历史推至4000年前的夏朝初年。
虎头埔古窑陈列馆。林碧鸿 摄
在广太镇政府相关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心怀敬畏地参观了虎头埔古窑群遗址。
据介绍,虎头埔遗址的首次发现应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早在1982年6月,普宁县文物普查队在虎头埔南坡首次发现古窑群,当年10月广东省指派考古队对虎头埔遗址进行首次发掘,初步发现了窑址。20年后,在国际知名汉学家饶宗颐教授的倡议下,揭阳市委、市政府广邀专家学者开展揭阳(榕江)先秦两汉考古课题,2003年初由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组成的考古队对揭阳文物展开复查,经过数月的发掘工作,终于揭开这处新石器时代晚期保存至今的窑群。虎头埔遗址近1万平方米,年代距今约4000年左右。发掘面积1225平方米,发现陶窑18座,6座坑穴,1座房址。据专家考证,虎头埔古窑址密集的窑群展现了当时专业化生产的面貌,它与其他遗址存在着的商品交换关系,也印证这里的陶器生产(手工业)已相当发达,商品交换已相当活跃。虎头埔古窑址是广东省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结构最清楚的古窑群遗址,被誉为“广东第一窑”,并命名为“虎头埔文化”。
虎头埔古窑址文物碑。林碧鸿 摄
虎头埔古窑群遗址的发现,是粤东地区最早的人文活动见证,推翻了“粤东地区是蛮荒之地”的观点。“我们的先民,就在虎头埔的山头上烧制了大量的窑器,并用简易木筏将这些产品沿着附近的小溪进入洪阳河和榕江,销往各地。”当地村民告诉我们。虎头埔窑群代表了4000多年前粤东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证明我们这里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孕育出自己的先进文化,粤东文明的发展与中原实现同步,并非“蛮荒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