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汇聚共谋“生态河湖·美丽中国”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有何看点?
8月29日,2024“生态河湖·美丽中国”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河源万绿湖畔启动。会议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以“万绿汇聚共谋高质量发展·绿动未来同绘美丽河湖”为主题展开。全国优质河湖类景区代表、行业专家、学者、知名水企、先进旅游设备制造商代表,围绕绿色转型、跨界融合、科技赋能、品牌塑造、景城联动、设备升级等方面,共谋河湖旅游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
万绿汇聚带来哪些河湖旅游发展新思路?
对万绿湖有何启示?
一起来看看!
河湖湿地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河湖湿地不仅是重要的生态系统,而且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为大自然的繁衍和人类的生存提供重要条件的同时,河湖湿地也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感受生态魅力的绝佳场所。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河湖湿地旅游发展迅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广东河湖众多,大小河流约2.4万条,总长超过10万公里,湖泊共156个。近年来,广东省将湖泊资源与旅游业、绿色产业相结合,开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新兴产业,打造了一批集生态保护、文化体验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湖泊旅游综合体。目前,广东共有2个国家5A级湖泊类旅游景区,分别是惠州西湖、肇庆星湖;国家4A级湖泊类旅游景区5个。
“有些河湖湿地旅游目的地已经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有些景区运用科技创新提升河湖管理和运营的智慧化水平;有些加强区域合作和联动,形成协同效应。”谈及河湖旅游景区建设,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祝善忠认为,应通过生态修复、环境监测等措施,坚持开发与治理、保护并重,探索生态优、效益好、可持续的河湖湿地旅游之路。
“有的河湖,颜值不见得第一,但可延伸出丰富的度假产品。”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副会长、文化和旅游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曾博伟把旅游资源分为观光利用、度假利用、场景利用、立体利用等层次。其中,观光利用以河湖景观作为核心吸引物,譬如九寨沟五颜六色的水体,壶口瀑布以气势取胜,万绿湖层次多样的绿;度假利用则是以河湖作为资源本底来发展度假产品。
“不妨把河湖作为一个场景,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融入其中,创造独特体验。”曾博伟认为,应根据河湖特质,联动不同群体、业态,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业态;通过研学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实现河湖资源立体化利用和综合发展。
塑造“城即是景,景即是城”空间整体感
当前,旅游行业存在旅游开发溢出效应不足、乡村旅游资源盘活率不高、旅游领域投入产出比较低、旅游主体绿色化经营不具有普遍性,旅游低碳消费还没有形成生活方式等问题。
“只有产业才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发展河湖旅游需做好产业规划而不是产品规划。”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品牌人才办公室主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刘瑛看来,围绕交通、食宿发展产业及产业链是创建城市河湖文旅品牌题中应有之义。
景区如何带动城区?
城区如何接住景区流量?
城区与景区的旅游发展如何互动?
“景区是城市的重要功能区,但城区不仅仅是景区的服务区。”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创始院长、教授,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罗兹柏提及,景城联动包含全域旅游的发展导向、城市旅游功能的强化、旅游综合效应的追求等;应通过空间体系的重构、节点功能的强化、功能系统的拓升,塑造“城即是景,景即是城”的空间整体感,从而赋能景区品牌与流量,带动城市品牌与旅游,以此提升整体效益,强化互动发展。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六〇五研究院以LNG、锂电池、氢等新能源为抓手,推进我国各水域航运绿色发展。“更美观、更绿色、更安全,是河湖旅游船舶发展的必然趋势,规范旅游船舶设计建造,是提高游船船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该研究院船舶与海洋工程部部长、研究员黄勇说。
打造生态旅游成为河源全市支柱产业
作为全省4A级湖泊旅游景区的典型代表,河源万绿湖是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自1995年开发旅游以来,万绿湖景区通过“湖内游览、湖外吃住”的模式,长期保持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优质的生态环境,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打造美丽湖泊与推动当地绿色经济发展样板之一。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秘书长霍建军建议,河源发展生态旅游,要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生态旅游促进观念变革、结构变革、行业变革,促进生态旅游产品更新、业态革新、产业振兴,把生态旅游打造成全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河源具有良好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和基础,理应成为我国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的高地。”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建议,河源一方面要通过打造绿色旅游空间、发展绿色旅游产业、打造生态旅游产品,构建绿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空间和产业体系;另一方面,河源要形成以碳为核心的旅游经济新增长点,建立旅游领域碳核算体系,创新绿色旅游发展政策,完善绿色旅游用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