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这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区是主阵地、主引擎。当前广东正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推动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有序转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产业园区,正在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澎湃动能。
记者 陈宏佳:体制机制不健全、土地资金短缺、基础配套不足,是制约产业园区发展的主要瓶颈,要实现突破再发展,就必须用好改革的“关键一招”,为企业打造更优的发展环境,搭建更贴心的服务平台,真正实现让园区造环境,企业唱主角,让我们通过揭西县产业园,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揭西实践。
揭阳市揭西县产业园管理委员会主任 沈汉川:现在这块地很多都已经让出去了,企业进驻的需求还是很迫切的,这几天雨又有点多 工作要抓紧,让企业尽早开工建设。
项目有地可落,是企业发展的最基本需求。在揭阳市揭西县产业园,这块近200亩的产业用地已吸引近10家企业入驻,“七通一平”、“净地出让”的标准,让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
揭阳市揭西县产业园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吴琦洁:我们确定企业的用地还有面积,确定以后就把红线图提供给企业,可以进行前期的设计、规划、勘探等工作,我们还执行了一个叫预审批的制度,让有资质的规划部门对它进行规划的审查,然后企业拿到地以后马上就可以开工。
揭西县产业园是揭阳市十大重点园区之一,主导产业为电线电缆及其相关产业、高新现代制造业。园区里,一幢幢标准厂房建设正如火如荼,企业“边建设边投产”成为常态。在扩园提质的过程中,揭西县产业园通过深化服务改革,让企业从拍地、建设到投产的周期从两年压缩至最短6个月。
广东中维海康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法人 侯文丰:我们从拿地到建设投产只用了半年时间,这期间政府给了很大支持,实现了无障碍施工,早一天开工就早一天产生效益,目前1号车间一建好就马上开工投产,还有一栋办公楼还在建设,现在年产值已经接近一个亿。
广东祥达丽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法人 沈丽虹:我们是去年2月份拿地,11月就开始投产了,我们原来的年产值是两千多万,去年我们就已经增长到一个多亿了。
揭阳市揭西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党组书记 局长 邹锐豪:我们通过“并联审批”简化项目落地相关手续,为企业进驻保驾护航,另外通过“企业培优”,加大对“规上”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力度,鼓励线缆企业入园发展,加快打造电线电缆特色产业集群。
中共揭西县委书记 陈晓青:产业空间是保障产业集聚,留住企业的“硬通货”,在土地供应上,揭西县科学合理确定园区用地价格,实施净地出让,完成土地平整,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振企业投资信心。(同时)持续抓好园区改革,辐射带动全县产业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破解产业发展瓶颈,推动揭西高质量发展。
电线电缆产业属传统制造业,向集群化、绿色化、新技术方向改革发展,是企业的迫切需求。揭西产业园区现有及完成入园审核企业共43家,其中电线电缆行业关联企业33家,行业相关上游产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30.78亿元。当前,揭西县产业园以“构建全产业链条体系专业特色产业园,打造‘千亩百亿’产业集聚区”为目标,围绕产业发展难点堵点,打出一套服务企业的“组合拳”,不断加速产业聚集,催化产业升级。
广东中维海康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法人 侯文丰:我们是做网络线缆的,目前业务也覆盖了原料生产和成线制造,产业园里线缆相关企业也多,我们也有很多原料都能直接从这里拿,也为我们省了很多运输成本,产品也更有竞争力,接下来希望产业园继续完善物流园等配套,对我们企业发展也会有进一步助力。
揭阳市揭西县工业信息化和科技局党组书记 局长 邹锐豪:我们还有投资“五大承诺”,围绕企业的用地需求、投资成本、营商环境,税收服务等发展需求、全程贴身服务,定期组织召开政金企对接会 暖企政策宣讲会议等,实施企业联络员制度,把惠企政策送上门,全力协调解决企业融资、用地、用工等问题,让企业在园区发展无后顾之忧。
中共揭西县委书记 陈晓青:健全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招引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先进制造业落户园区,重点招引一批电线电缆企业集聚进园,力争今年园区企业达到100家,构建全产业链条体系专业特色产业园,打造千亩百亿级“高性能”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