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东埔夜市
烧烤、茶饮、小吃等美食各具特色
摊主们边烹饪美食
边吆喝着招待顾客
食客们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
点菜、品尝美食
……
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卷
在眼前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源城区东埔街道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紧紧围绕市委、源城区委关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部署要求,通过整合闲置资源、做旺特色经济、打造富美乡村,走出了一条资产经营型、合作共赢型、产业振兴型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做旺特色经济
实现合作共赢
东埔街道通过发展“夜经济”带旺村集体经济,将村民闲置地、村集体土地、征收储备用地等6000余平方米用地集约流转给市场经营主体,引入地方特色小吃和网红美食,以“集体+企业+个体”形式打造东埔夜市,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夜市的繁荣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夜间经济的繁荣。
此外,东埔街道还创新实施“临时摆卖亮牌承诺制度”,擦亮了网红美食街名片。自该项目运营以来,已吸引216户商家入驻,解决就业岗位350余个,超20万人次“打卡”消费,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3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增收68万元。
整合闲置资源
激活发展新动能
东埔街道通过制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村一策”方案,立足“盘活存量、做足增量”,采取物业经营、资源发包、政策扶持等三种模式,变资源基础为经济优势,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该街道辖区内的高塘村通过出租门店增加村集体收入,同时盘活生产生活留用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东埔村开展生产生活留用地招商,以土地股份制合作模式,携手本地龙头家具企业共建家具城项目;太阳升村则以物业经营为突破口,巧妙整合闲置资源,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打造富美乡村
实现产业振兴
在打造富美乡村方面,东埔街道坚持农旅融合,以产业振兴为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高塘村“一村一品”食用菌(茶树菇)发展项目稳步发展,带动100多户农户年均增收6000余元;大力发展文旅项目,连片流转120亩连片撂荒耕地,采取“党组织+龙头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实施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生态采摘方向融合的特色乡村旅游产业,每年村集体收入达12万元;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开发近郊农家乐、采摘园30余亩,共吸引客流量2万余人,创收达70万元,产业振兴效果显著。
接下来,东埔街道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东埔村村企合作、高塘村影视动漫创意产业园、太阳升村楚韵研学农旅基地等项目为抓手,逐步实现培产业、上项目、促发展,推动村集体经济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