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广东 > 正文

关于无人农场,罗锡文院士讲了3个故事

0
分享至

大暑将至,又是一年收获时。在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内,4200亩稻田已进入收获期,微风吹过,稻浪阵阵。

田边的会议室内,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等人正对着农场平面图,紧锣密鼓地讨论着筹备工作。7月20日,全国工厂化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专项“无人农场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将在这里举行,上演无人农机“大比拼”。

与农机结缘五十载,罗锡文带领团队已在全国15个省启动建设了30个无人农场,其中广东有10个。采访中,他用3个亲身经历的小故事,讲述无人农场如何闪耀“科技之光”。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说起的幼时梦想

生于农村的罗锡文,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有着切身体会。

每逢“双抢”(抢收早稻抢插晚稻)时节,天还没亮,不到七岁的他就被母亲拽起来,到田里拔秧,天亮了回家吃过饭又下田插秧。插了一阵,罗锡文腰痛得不行,便站起来伸了伸腰,母亲便“呵斥”道:“小孩子有什么腰,赶快插!”

“那时候我就想,什么时候不需要人插秧就好了。”于是,一个梦想悄悄萌芽——让农业生产的所有环节都实现机械化,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如今,罗锡文的无人农场梦已成为现实。在万绿智慧无人农场中,无人驾驶收获机和运粮车可以自动开到田间,作业完成又沿预设路线回到库房。过去一个强壮劳动力一天最多只能收获半亩地,现在一台无人驾驶收获机1小时能收获5—6亩地。

不仅提高了生产力,无人农机还能把地种得更好、产量更高。

经过多年研究,现在的无人农机直线行驶精度高,已达到国际标准的2.5厘米,作物“排排站”,通风透气、采光充足,既能“少生病”,又能“减肥减药”。

无人农机“慧”种地,手中饭碗端得更牢。

“我不知道50年、100年以后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是我知道50年、100年以后我们还要吃饭、还要种地,还需要农机。”

罗锡文曾说,如果有下辈子,还会继续研究农机。这,是一个永恒的事业。

从下田实验说起的科研精神

每到关键农时,79岁的罗锡文都会亲自到田中去。在他看来,只有站在地里,才能获取第一手数据,了解农民的真正需要。

“有一年我们在陕西南泥湾进行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试验,机器在田中总是开不直,我脱了鞋到田里才发现,土层下面都是光滑的鹅卵石。”罗锡文强调,只有两只脚踩在泥里,才知道如何改进,设计出最好的机器。这种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研精神,贯穿于无人农场建设的方方面面。

这些年来无人农机已取得诸多突破性进展。在罗锡文看来,一个要素齐全、功能强大的无人农场,应突破四大关键技术: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依靠“天眼”和“智慧大脑”,变“看天种地”为“看数据种地”,这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集中体现。

比如,采用搭载了多光谱摄像头的无人飞机巡田,农民可以足不出户了解水稻长势,进而确定如何进行精准施肥。2019年,罗锡文团队在广东罗定150亩水稻田进行了精准对靶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氮肥减少28%的情况下,还能增产15.67%。

这其中,智能农机是无人农场的核心。

“当前,我国智能农机研究应用处于与世界发达国家并跑的阶段,在水田农机和主从导航收获两个方面,我国处在领先水平。”罗锡文进一步指出,“傻瓜化”和“自主化”,是智能农机未来的研究方向。

“傻瓜化”,体现在应用层面。罗锡文深切地知道,智能农机最终服务的对象是农民,那么,复杂繁琐的操作流程只会成为推广的阻碍。“要像操作手机一样,让农民简简单单就会用智能农机。”罗锡文说。

“自主化”,则是“智慧化”的过程。以农机陷车为例,如驾驶员发现可能会陷车,就会立即改为四轮驱动,并加大油门,而目前的无人农机只能“认栽”。应借助人工智能,使其能像人一样应对各种特定情况。

罗锡文表示,通过大数据、北斗导航等科技创新,无人农场引领了传统耕作方式的变革,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从推广无人农机说起的高标准农田建设

很多年前,罗锡文带着他们研究成功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机回到湖南老家株洲演示,农民围在田边,都夸机器好。“但我建议他们买一台时,他们都说家里才两三亩地,用手撒一撒就行了。”

这是我国农机推广中普遍遇到的现实问题,农民的地块小、分散且不规则,农机应用效率低。

“未来无人农机主要是种田大户、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应用。”罗锡文提到,当经营规模足够大时,农户会发现“请计算机种地”更划算。

当前各地正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变大田,坡地改平地,弯道改直道,这些都为无人农机提供了发展舞台。

广东规模最大的无人农场落地河源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罗锡文总结为“四好”——“人好、地好、水好、技术好”。

项目建设伊始就得到了当地镇村干部和村民大力支持,仅用三个月便完成了4000亩耕地流转。

“像这样连片、平整、面积大的地块,在广东不多。”罗锡文评价道,东江水质好、没有污染,具有优质的灌溉条件。

最后,依托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强大的管理团队以及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加持,万绿智慧无人农场更加完善,示范引领作用愈发凸显。

未来,无人农场将如何进一步走进现实?罗锡文认为,这要与国家总体农业现代化发展相适应,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扩大经营规模是必要条件。而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看,推进无人农机应用“傻瓜化”,加强从业人员的培养,无人农机才可能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天选萝卜岗,全国符合条件的只有3人,还不如直接点名算了!

天选萝卜岗,全国符合条件的只有3人,还不如直接点名算了!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5-05-08 09:31:22
无人机“黑飞”穿越大理古塔坠落 涉事“飞手”被行拘

无人机“黑飞”穿越大理古塔坠落 涉事“飞手”被行拘

新京报
2025-05-09 11:10:22
从33楼换到4楼后,我终于明白,楼层低的居住感受,两者差别很大

从33楼换到4楼后,我终于明白,楼层低的居住感受,两者差别很大

小谈食刻美食
2025-05-06 18:42:36
5年3.14亿!5年3.04亿!最贵双探花最让人失望,卫冕冠军面临解体

5年3.14亿!5年3.04亿!最贵双探花最让人失望,卫冕冠军面临解体

世界体育圈
2025-05-09 19:17:26
2次破发,首盘6-1送油条!郑钦文火热状态回来了,对方无还手之力

2次破发,首盘6-1送油条!郑钦文火热状态回来了,对方无还手之力

侃球熊弟
2025-05-09 20:00:08
郭德纲没有说错,旗袍还真有开叉到胳肢窝的,竟然还挺好看!

郭德纲没有说错,旗袍还真有开叉到胳肢窝的,竟然还挺好看!

草莓解说体育
2025-05-05 00:00:10
六十岁后,存款只要高于这个数,养老就高枕无忧了

六十岁后,存款只要高于这个数,养老就高枕无忧了

坠入二次元的海洋
2025-05-08 08:48:59
三高不怕肉、不怕辛辣,真正“怕”的是这3样东西,怎么做更好吃

三高不怕肉、不怕辛辣,真正“怕”的是这3样东西,怎么做更好吃

江江食研社
2025-05-08 18:30:08
把“普娃”带成功的家长,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坚持“长期主义”

把“普娃”带成功的家长,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坚持“长期主义”

诺妈家有男宝娃
2025-05-09 12:21:43
渝北教委被曝光!不作为?还是另有隐情?

渝北教委被曝光!不作为?还是另有隐情?

大卫聊地产
2025-05-09 13:55:34
旧社会的家妓有多惨?被当做“肉屏风”,吞痰液,连娼妓都不如

旧社会的家妓有多惨?被当做“肉屏风”,吞痰液,连娼妓都不如

午夜故事会
2025-04-11 14:51:35
中国一重: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国一重: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财联社
2025-05-09 18:53:03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全球都将研究,中国与西方最强大武器直接对决”

观察者网
2025-05-09 11:40:03
3年选了3个MVP!18年首次获奖!这不是他的遗憾,是这个奖的遗憾

3年选了3个MVP!18年首次获奖!这不是他的遗憾,是这个奖的遗憾

阿浪的篮球故事
2025-05-08 15:59:57
秦皇岛一餐厅“两只梭子蟹428元” 当地监管部门回应

秦皇岛一餐厅“两只梭子蟹428元” 当地监管部门回应

环球网资讯
2025-05-09 15:14:31
“妻子疯狂道歉”刷爆热搜:撕开多少中国家庭悲哀遮羞布

“妻子疯狂道歉”刷爆热搜:撕开多少中国家庭悲哀遮羞布

三农老历
2025-05-09 00:42:50
上海又有一家公司成功上市,员工超300人,年营收超6亿元!

上海又有一家公司成功上市,员工超300人,年营收超6亿元!

胡华成
2025-05-09 17:14:20
教育部大量撤销的10个专业,今年高考千万别乱报!

教育部大量撤销的10个专业,今年高考千万别乱报!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2025-05-08 15:00:02
王钰栋:我们这批U20很多踢上了中超,希望大家一起努力顶峰相见

王钰栋:我们这批U20很多踢上了中超,希望大家一起努力顶峰相见

直播吧
2025-05-09 12:01:11
吴小莉现身福耀科技大学与曹德旺同行 57岁的她很年轻 气质好优雅

吴小莉现身福耀科技大学与曹德旺同行 57岁的她很年轻 气质好优雅

说说史事
2025-05-08 09:56:04
2025-05-09 20:55:00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游戏
本地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快带你同学一起散装英语,意想不到的结局

亲子要闻

「教」量|“四年制”幼儿园上路

《光与影》并没有DLC计划 团队专注于改进游戏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军事要闻

"中国排面"亮相俄罗斯红场阅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