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荣幸能够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三年虽短但做的事情都很有意义,工作队的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回首驻镇帮扶工作三年经历,驻饶平县大埕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徐海彬由衷感慨、引以为豪。
2021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广东创新开启史上规模最大的帮扶行动。同年7月,由广东省地质局和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响应号召,俯身下沉来到大埕镇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积极投身驻镇帮扶工作。
自进驻以来,工作队立足“大埕所需”发挥“专业所能”,紧紧围绕“五大提升”任务,防返贫、解民忧、抓产业,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在“赶考”乡村振兴、助力“百千万工程”的道路上交出了硕果累累的“答卷”。
守住返贫底线让脱贫户“更有保障”
“如何抓好乡村振兴工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此,工作队队长王林衡带领队员在一个月内走遍了大埕镇,通过调研发现大埕镇位置偏远,基础设施和民生工作底子较薄,部分群众因自身原因或环境因素仍面临生活压力,内生发展动力有待提升,存在一定返贫致贫风险。
“不能让已经脱贫的老百姓再次返贫。”在担任工作队长前,王林衡是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对贫困户有着强烈的感情。因此,他决心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集中力量防返贫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首要任务,在他的带头下,工作队很快就制定了《大埕镇防返贫监测工作方案》和每季度入户摸排工作方案,并建立了“双联络员”机制,确保每季度联合镇村干部对400余户原建档立卡脱贫户遍访一次,已累计23次监测,摸排超4416人次。
工作队给困难群众送御寒物资。
防返贫的制度有了,但是资金应如何解决?工作队在省地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设立大埕镇帮扶资金专户,统筹省地质局“6·30”资金、局属地勘单位捐款等多渠道力量,组成帮扶专项资金300万元汇入账户,为解决监测对象、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供长期资金兜底支持。
“帮扶专项资金的建立以助困、助病、助残、助学、助老、助孤为主要目标,旨在通过节日慰问、助学金、困难补贴等多种形式给予帮扶。”王林衡介绍,帮扶专项资金还可用于脱贫户、有劳力户的务工奖补、种养殖奖补、设立公益性岗位等相关支出,即使工作队撤走也能至少保障镇10年防返贫工作的开展,打造了“经得起考验的防返贫底线”。
发挥专业特长让用水难“成为过去”
在调研过程中,工作队还发现大埕镇虽然靠近海边,但淡水资源却非常匮乏,夏季经常会出现较长时间无有效降雨的情况,水库蓄水难以解决农业用水短缺的问题,如何对镇里450亩水田灌溉播种,又成为困扰工作队的难题。
既然缺水,那就想办法找水,恰好省地质局就有专业的勘探设备,工作队提出了“打井取水”的方法。但该方法既要与水稻种植的时节赛跑,又要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最大程度保证地质调查数据翔实准确,为确定水井点位提供坚实技术支撑,难度显而易见。
省地质局为镇打的第一口抗旱井出水了。
在得知工作队的想法后,省地质局积极支持,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从局属各单位共抽调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及物探等专业技术人员20余名,组成综合性专业技术团队,综合分析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地质物探等资料,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钻井位置,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打井方案,仅用两周时间就打出了第一口井,日出水量达到400立方米。
“自从工作队打了井以后,我们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粮食的收成比三年前好太多。”上东村村民陈某对此连连称赞。据了解,工作队共为大埕镇打出了6口抗旱井,让当地的老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灌溉用水的问题。
利用产业带动让好生活“可感可及”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更是核心引擎。为推动产业发展,工作队协助镇建立大埕镇乡村振兴项目库,共储备80多个一级项目,涉及9000多万元,目前47个较为成熟的一级项目,已按近期、中期、远期分批论证、申报与实施。
大埕镇鲍鱼培苗产业年用工量达70万人次,有效实现联农带农富农。
大埕镇地处海边,水产养殖相对发达,但更多是渔民自家养殖,较为分散,没能形成品牌,经济效应不强。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打造品牌提上了议事日程,协助镇梳理“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工作思路,成立大埕镇水产养殖协会,完成大埕镇鲍鱼产业园区整体规划,引导推动水产养殖走上规范化、规模化高质量发展道路。
“在工作队的推动下,镇里确定了鲍鱼产业发展规划项目,引进了科技团队,还设立了省级博士工作站,有了人才和企业的进驻,现在镇里的鲍鱼长势好,名气和价格也逐渐提升,我们对未来产业发展很有信心。”大埕镇水产养殖协会会长说道。
据介绍,自入驻以来,工作队累计争取帮扶单位支持超1800万元,开展了包括消费帮扶、水产养殖建设、地质土壤调查、教育帮扶等帮扶项目,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较帮扶前增长13.2万元。
村集体经济有钱了,就能更好为民办实事。为解决东埕村党建阵地年久破旧、办公用房紧张问题,驻村第一书记积极争取市、县奖补资金60万元,启动并完成东埕村新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看着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村党支部书记唐培溪难掩心中激动:“中心现在有了宽敞的会议室,村民开会再也不用搬凳子坐旁边了,还升级了村级代办服务和粤智助服务终端,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把事情给办了,非常方便!”
驻镇三年来,工作队铆足干劲、锐意进取,通过扎扎实实的帮扶工作成效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乡村振兴“施工图”逐步转变为“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