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启动综合网格治理工作以来,上城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深化城市基层网格治理,推动多元共治,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01
重心下移,夯实治理基础
网格化管理是推进精细化服务的重要手段。上城街道坚持把网格治理纳入社会治理大格局,全面优化重构社区网格,完善基层治理底层框架。
合理划分网格。根据社区所辖范围、楼栋分布、人口密度、党员分布等情况,兼顾封闭管理小区和零散住宅,合理划分单元网格,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保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将社区内政法综治、民政、城管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网”,实现“一个格服务、一张网治理”,街道6个社区划分成66个网格,形成“1+6+66”三级网格治理体系。
充实网格力量。按照“一格一员、综合履职”要求,配齐专职网格员66人,街道工作力量132人,挂钩区直单位下沉网格人员力量175人,形成“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社会辅助力量”的网格队伍。组织楼栋长、居民小组长、党员志愿者、“五老”以及群众威望高的居民骨干等担任网格志愿者。组建网格“红袖标”群防群治巡逻队和太平古街商圈义警队伍,统一标识并配备小喇叭、手电筒等工具,定期开展巡查巡防。
强化机制保障。统一网格员、网格志愿者工作职责,严格落实“一个网格、一套制度、一支队伍、一本台账、一个微信群”“五个一”工作机制,制定周例会、业务学习、信息巡查、入户走访、监督考核等5项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全覆盖培训,让网格员、志愿者明白“干什么、怎样干,如何干得好”,全面发挥“五大员”作用。按照自下而上、依规推选、逐级审核、评选公示的方式,2024年上半年评选出6名“优秀网格员”,切实增强网格员归属感和荣誉感。
02
有效嵌入,织密治理体系
上城街道通过推进党组织进网格,整合各类管理力量,统筹各类服务资源,并精准投送到千家万户,打通基层治理服务“最后一公里”。
加强组织覆盖。将做实小区党支部、做优网格党建作为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高位推动、高效落实,成立上城街道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网格治理专班,负责统筹街道深化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服务和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工作。
延伸组织链条。坚持党组织建在“家门口”,稳步推进小区党支部建设,在居民区合理设置小区党支部,推动形成“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组织体系,共建立小区党支部34个,切实把党的组织全面覆盖到小区和网格各基本单元中,实现党的组织覆盖“零盲区”。探索建立延时服务机制,开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延迟服务热线和弱势群体24小时“万家”关爱热线,做到党群服务“不打烊”。
推进联动共治。推行网格协商议事机制,创新实施“街访夜谈”座谈活动,组织网格内企事业单位、“两代表一委员”、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议事协商,面对面解决群众邻里纠纷、物业投诉、环境卫生、交通安全等“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网格治理工作启动以来,网格员累计与群众座谈、漫谈30场次,走入群众家中听取意见建议和情况反映200余条,协调解决问题121个。
03
建好阵地,提升服务效能
基层治理要落到实处,必须要有开展工作的实体性节点。上城街道按照“15分钟服务圈”的要求,加强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建设,通过“大门敞开、场所共用、活动常办”,不断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需求。
聚焦需求抓阵地。紧扣群众需求,持续深化“红暖阵地”基层网格党建引领工作,依托街道、社区党群服务阵地以及“红暖家园”“红暖驿站”“红暖和苑”“红暖安亭”等品牌服务矩阵,打造引领、服务、赋能基层治理的有效实体,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民情恳谈、纠纷调解等群众工作。
整合资源搭平台。结合地域特色、群众需求等,与共建的区域化党建单位上下联动,整合资源,设立6个网格工作站,同时在辖区企事业单位、物业小区、“红暖阵地”、商圈党群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置11个“网格之家”,进一步加强综合网格治理阵地建设。目前,6个网格工作站和11个“网格之家”已全面完成挂牌和网格员信息公开、制度上墙,社区网格机构有序运作。
优化服务提效能。深化“街道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在各网格工作站、网格之家、居民小区的大门口、公告栏、楼道门口张贴便民服务的“红暖热线”,对街道主要领导、社区负责人、网格员的电话进行统一公示,居民群众遇到困难时可以直接拨打电话寻求帮助。同时,梳理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为群众提供便捷、专业、多元的服务,充分发挥专职网格员“一员多能”作用,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题部门能到、群众诉求全应”。
接下来,上城街道将坚持把网格化管理作为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积极用好“1246”党建工作法,着力构建区域统筹、多方协同、以人为本的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变基层“末梢”为治理“前哨”,进一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