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
柳城镇下坝村紧抓机遇乘势而上
成功获评首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去年以来,下坝村立足资源禀赋,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着力盘活集体闲置土地、荒地,大力打造以现代农业为主、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多元化乡村经济产业体系,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柳城镇下坝村的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农耕机在田间翻耕水田。
4月的柳城镇下坝村,绿色在田间尽情延展,在暖阳的照耀下,排列整齐的秧苗充满生机和活力,犹如一幅田园山水画。成功引进外来公司租赁村中2200亩土地发展现代农业、建成万绿智慧无人农场,是下坝村主动整合土地、招商引资的生动写照。
集约利用 让土地长出财富
乡村发展,根在土地。3年前,下坝村拥有一定规模、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却存在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问题。怎样守好每一块耕地?下坝村“两委”一直在寻求破题之法。
“面对劳动力流失、耕地撂荒等难题,我们村党员干部包片、包户、包田块,定户、定人、定田块,进村逐户做工作,聚拢‘小田’变‘大田’。”下坝村党支部书记杨武说,村里一期2012.55亩土地流转工作从签订委托书到签订流转合同,仅用了12天时间。
一时之间,田成片、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一块块整齐的农田如“画布”般铺陈在下坝大地上。
据悉,下坝村共流转了2200亩土地,以800元/亩的价钱租给广东万绿湖农业投资公司,该公司又与广东兆华种业公司合作,共同成立广东万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耕种千亩农田。
“村经济联合社还成立了劳务队,共有200多名村民到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工作,村民就近务工收入人均接近1万元。”杨武说,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农机租赁等方式,农户与经营实体建立稳固的联农带农机制,实现了收入稳增长。
农旅融合 打造诗画下坝
通过土地流转,下坝村千亩水稻已经自成景观。为了吸引更多人前来下坝,该村联合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在春天来临之际播种油菜。春天里,风吹花海,满目金黄的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万绿智慧农场,无人驾驶插秧机来回作业。
“这两年,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的建立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杨武说,村里正在发展研学农旅,探索开发以水稻耕种管收为主题的研学农旅项目,努力把万绿智慧无人农场升级打造成现代农业主题公园。
“今年公司准备种下一幅稻田画,聚焦万绿智慧无人农场结缘航天水稻主题,预计5月左右即可成型,相信届时会有不少游客前来探‘鲜’。”万绿智慧无人农场总经理王键宽说,彩色水稻是一种抗病性高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成熟后可收割食用,一举两得。
“东江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二期工程(柳城段)即将动工,届时在下坝村也将拥有儿童乐园、观景台、水稻公园、文化广场等场所。“下坝村的文旅资源肉眼可见地变好了,县里还投资960万元改造民俗街和粮食安全生产示范点等项目。”杨武说。
据悉,下坝村拥有30栋古建筑,平均每栋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左右,该村将接轨佗城文化建设理念,坚持古建筑活化利用、以用促保,将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引导村民在民俗街售卖特色产品。届时,还将结合下坝村的各个民俗节日,举办元宵灯会、七夕乞巧等特色民俗活动,以此实现传统文化活动常态化。
村集体集中出资开办农庄、利用闲置民房改造主题民宿、联合海峡两岸美丽乡村学院谋划文旅项目……下坝村“两委”聚焦乡村发展,提出了不少破局之法,并努力将其变成现实。